薤白米粥
原料:薤白,粳米,水 <BR>制法:每次取薤白10~15克,粳米100克,同入沙锅内,加水450克左右,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7天为一疗程。 <BR>效用:薤白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薤或小根蒜的地下鳞茎。本品曾在《食医心镜》中记载,是由薤白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宽胸行气、止痛止痢的功效。冠心病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等。本品含大蒜氨酸、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等成分。药理证实,它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因此,对心绞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BR>说明:薤白辛苦温,与粳米为粥,则辛温以散寒之结,上开胸痹,下泄气滞。对寒邪痰浊停留胸中,阳气不得畅通的胸痹疼痛,痰饮胁痛等,均有治疗作用。因薤白能下气行滞,故薤白粥,对痢疾所致的里急后重,也有一定效果。《食医心镜》说:“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简单地说:“薤白粥治老人冷痢。”叶橘泉教授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也把这一药粥收集在内,并说:“赤白痢疾、薤白1~2两,糯米一盏,煮粥食。”现代中药书籍都有记载,薤白的主要作用是宽胸通阳、多用来治部“胸痹、心痛彻背”之症。临档常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据《随息居饮食普》载:“多食发热……”,故不宜多服久服。 <BR> 你一天的爱心大概带来别人一生的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