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消费者并非“什么都做不了”
</p><img border="0" alt="" width="315" height="474" src="http://www.chinavegan.com/userfiles/2011-03-30/20110330_1534551167.jpg" />
</p>
人们或许只是没意识到身为一个消费者所具有的力量,以及一点简单小事可能带来的变化</p>
<strong>碰到有疑问的产品,多少人会致电厂商?买了问题食品,多少人会告知消费者协会等专业部门?你会主动寻找食品安全方面的靠谱信息吗?你能读懂食品标签吗?你了解食品安全上的法律维权知识和相关渠道吗?面对广告宣传和所谓的“养生大师”,你能不被忽悠,理性思考吗……</strong></p>
年初,《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公布“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结果,超九成人认为食品安全存在问题,近七成人感到“没有安全感”。而此前的另一项调查则显示,食品安全已超过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医疗安全等10种安全问题,以72%的比例成为国人的最大不安。</p>
面对防不胜防的问题食品和仍待改进的监管,消费者每每以“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的面孔出现于荧屏报端,很多人与蒋倩一样,愤怒而无力:“我什么也做不了”。</p>
但有人不这么想,例如张映辉。她坚持认为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上的责任不可推卸,而担负这一责任“非常非常简单,别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别人”。</p>
上世纪60年代生于北大荒,海外求学,家庭主妇,张映辉是个对“吃”相当较真儿的人,这种较真始于她成为一名母亲。</p>
2001年,大儿子昆仑在意大利出生的第二天,张映辉收到一家婴儿食品公司赠予的礼袋。她打开一瓶胡萝卜泥尝了一口,决定从此不让自己的孩子碰这种东西。</p>
尽可能少买包装食品,多自己动手制作食物,购买时读配料表,不懂就问,看饮食方面的专业书籍……一口胡萝卜泥改变了一家人的餐桌,开启了张映辉食品知识的探索之旅,2007年,一片海苔又促使她逐渐成为很多人追随的民间食品专家。</p>
2007年夏,已回北京定居的张映辉给儿子买了一包号称天然食品的有机海苔,过浓的味道让她对产品成分表产生了疑问。根据包装袋上的联系方式,张映辉给厂家打了个电话,对方很老实地告诉她,海苔是有机的,但添加了酱油等常规产品调料,配料表中的“调味品”是指味精,而“大多数有机食品中,只有食盐、水和酵母是答应的非有机添加成分。”</p>
这次之后,张映辉开始自发调查日常食用的食品,致电厂商具体询问生产过程,甚至亲自跑去北京周边的农场探访。</p>
不是每个人都能为每次购买致电厂家、走访农场,“我真没那工夫,再说食品安全是靠我们消费者管的吗?”蒋倩对张映辉的调查结果很感爱好,但不认为自己可以效仿她的做法。</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许文涛认为,蒋倩的观点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不满都完全可以理解,“消费者是没有错的,他们花钱购买就有权利得到安全的食品”,但他同时认为,人们确实可以也应该做点什么,来更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p>
扪心自问:碰到有疑问的产品,多少人会像张映辉那样致电厂商?买了问题食品,多少人会告知消费者协会等专业部门?你会主动寻找食品安全方面的靠谱信息吗?你能读懂食品标签吗?你了解食品安全上的法律维权知识和相关渠道吗?面对广告宣传和所谓的“养生大师”,你能不被忽悠,理性思考吗?</p>
“很多人有这种心态吧?这问题我碰到别人也会碰到,让别人解决去吧,我发两句牢骚就得了。”许文涛说,让每个人去亲自调查食品安全,或者为一个小问题状告企业不现实,但每个人都能做一点很简单的事,例如打个315投诉电话,“都是有电子记录的免费电话,可能你的事不能马上给你解决,但个别信息反馈积累得多了,就会受到关注,最终获得解决,受益的还是个人。事实上很多质量问题的解决都是因为大量投诉引起了消费者协会和工商部门的重视,比如惠普电脑的召回。这也不是很难做到,对问题的反馈是消费者的权利也是责任。”</p>
需求决定供给,市场导向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终会反映到市场上,自觉不自觉地影响食品安全。“比如同类产品,所有人都只买最便宜的,不管质量怎么样,两块钱以上的就卖不出去,那所有企业就必须都降到两元以下。”这就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许文涛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市场有重要的引导作用。</p>
其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有强烈需求,但还缺乏获得这些信息更广泛、有效的渠道。许文涛认为,我国在食品安全知识公共教育上做得还很不够。</p>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教育已被纳入中小学课程。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任筑山曾在媒体专访中介绍,美国1990年通过的《营养标签和教育法》大大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它刚推出时,很少有人读食品标签。今天,很少有人不读。他们经常向零售商询问有关信息,非常了解食物成分的学名,有不明白的东西,会在网络和媒体上找信息,也很愿意举报问题产品,美国食品药物治理局很依靠市民举报非法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问题。</p>
与之相比,我们的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教育,培养消费者意识;我们的消费者还应更主动地学习靠谱的食品常识,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p>
提高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意识,这并不能让人们识破每个不法商家的伎俩,从此免受不安全食品的困扰,却能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长远上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就如张映辉所说,“我们对食品知识了解越多,就越轻易质疑而不是轻信,并能根据情况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和正确的选择,有能力将食品安全问题把握在自己手中。”</p> 好! 卦象不太好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