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前贤 发表于 2011-6-13 23:28

“素食友好”践行城市体贴

<img alt="" src="/userfiles/savefilepath/1307586005.jpg" /> 


</p>


 英国女孩莎拉是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她不吃肉,鸡蛋、牛奶、蜂蜜、巧克力也不碰。由于住在上海郊区,素菜馆很难找到,每次去四周的餐馆吃饭时,她都会随身带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中文和拼音写着&ldquo;我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我不能吃肉、蛋和鱼虾&rdquo;。&ldquo;即便我给服务员看了以后,端上来的菜有时也会很可笑,比如冬瓜汤里漂着几片火腿、用猪油炒的蔬菜、豆腐夹杂着少许肉沫、素馅饺子里有鸡蛋&hellip;&hellip;而服务员解释说那不是肉,它们只是用来调味的。&rdquo;听到这样的回答,莎拉简直是哭笑不得,她对记者说:&ldquo;当一个素食主义者挺难的,去年我的一位德国朋友就因为吃素不方便回了国。&rdquo;记者在本地一些外国人网站上也时常看到海外素食者发的&ldquo;求助帖&rdquo;,一对美国夫妇这样问道:&ldquo;我们吃素很多年了,计划下个月来上海旅行,听说中国人&lsquo;以肉当家&rsquo;,我们怎样才能吃到纯正的素食?&rdquo;</p>


 <strong> &ldquo;素食友好&rdquo;为城市加分</strong></p>


  近些年,素食在西方国家掀起热潮。总人口3亿的美国,有1600万人选择了终身吃素。从20世纪80年代起,很多美国人开始厌荤戒肉,蔬菜、东方豆腐等成了餐桌上的常品。除了五花八门的素食餐厅,大学食堂也都另备一套素食菜单,耶鲁大学的食堂里甚至备有25种纯素食主菜。德国的素食者比例占到总人口的8%,成为欧洲的吃素大国。离不开肉类和香肠的德国人还发明了素汉堡:以洋葱、生菜及豆腐做馅儿,不再放牛肉。各大超市也都能买到豆浆。</p>


  英国则发起了&ldquo;星期一不吃荤&rdquo;运动,吸引了大批&ldquo;弹性素食者&rdquo;,八成英国民众每周至少吃一两顿素食。世界最大的食品服务公司康巴斯集团正在其所经营的8500家公司和学术单位的餐厅中推广无肉饮食,大批无肉产品纷纷亮相,比如素汉堡、素墨西哥卷饼等。</p>


  为了吸引观光客前往旅游,世界上许多城市铆足全力进行宣传推广。而随着素食的流行,打造一个素食友好之城正在成为一出新招。与环境友好之城相比,&ldquo;素食友好&rdquo;的提出更为具体和细致,它代表了一座城市对小众人群的体贴和爱心,更迎合了绿色环保的潮流。美国一家旅行者网站近期评出&ldquo;全球素食友好之城&rdquo;,旧金山、纽约、悉尼、新加坡、清迈等10座城市皆以&ldquo;方便、美味及种类繁多&rdquo;等理由入选。最令人称道的是比利时第二大自治市根特,它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个实行每周至少有一天吃素的城市,城市中所有的餐馆都保证在菜单中有一道素菜,某些餐馆甚至保证在每周四只提供素食餐饮。市政府还印制了9万份地图,标示出当地最好的素食餐厅,并发放了素食菜谱小册子和素食样品。</p>


  &ldquo;我是一个比较严格的素食者,在美国和欧洲旅游时几乎没有碰到&lsquo;吃什么&rsquo;的问题。发达国家的餐饮行业对素食者相当尊重,有的服务员还会细心问要不要蛋,要不要奶?&rdquo;姗子和&ldquo;无肉不欢&rdquo;的先生一起出国很多次,&ldquo;最令我惊奇的是每家速食店至少有一道素食菜式,必胜客供给素食比萨、赛百味有全素三明治、汉堡王有素食汉堡包、麦当劳有蔬菜沙拉,星巴克也不例外,有不含奶和蛋的纯素米卷。除了纯素餐厅,普通餐厅也能吃到各种风味的素食,印象最深的是中东法拉费薄饼,一个圆形烤面饼中塞进几个翠绿色丸子,用碾碎的鹰嘴豆混合新鲜蔬菜和香料油炸而成,蘸芝麻酱一块吃,非常美味。&rdquo;</p>


  <strong>建设国际化素食环境</strong></p>


  在专门提供全球每个城市素食餐厅信息的网站happycow上,记者比较了一番,纽约有470家素食友善餐厅,柏林近100家,巴黎近70家。中国内地最多的是北京,为57家,排名第二的上海31家。&ldquo;素龄&rdquo;4年的上海某跨国公司律师艾丽克斯对记者说:&ldquo;素食友好餐厅是指荤素皆有,但在菜单上会有素菜选项的餐厅。目前上海本土的餐饮行业对这个还不是太重视,我曾经在一家有名的餐馆里点过葱油拌面,发现是猪油拌的。一些餐馆包括西式餐厅,虽然有素食,但几乎常年不变。还有一些提供素食的中餐馆没有英文店名或是没有英文菜单。&rdquo;</p>


  一个城市的素食环境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细节。伦敦的素食餐厅已经有素食/非素食的区隔,就像抽烟/非抽烟区一样。洛杉矶国际机场明年将增设严格素食餐厅&ldquo;Real Food Daily&rdquo;,为旅行者提供全新的餐饮选择。在东京的便利店买便当,荤素的成分也会标注得一清二楚。欧美超市里出售纯素啤酒,不再使用原来的蛋白或者海贝制品来过滤。另外,不含动物及其副产品的素食狗粮也很轻易买到,这是出于道德、健康等方面的考虑,许多素食主义者开始让他们的宠物吃素食狗粮。</p>


  来自台湾的素食者派屈克认为,一个城市应具备以下条件方可称得上是&ldquo;素食友好之城&rdquo;:方便且多元的素食选择,要有&ldquo;纯素&rdquo;与&ldquo;一般素&rdquo;的区分,口味上也最好有不同文化的素食特色;既要有正式餐馆,还要提供快餐选择,像麦当劳与汉堡王在内地城市都没有提供素食;航班、铁路上有素食提供,目前国际航班都有提供素食,但国内航班和铁路还迟迟未见;餐厅、菜单及商店有素食国际标识,让不懂得中文的外国人不需询问就可清楚了解;最重要的是对市民的教育和宣传,从观念上接受素食,让大家以&ldquo;素食友好之城&rdquo;引以为荣。</p>


  <strong>上海正改善素食环境</strong></p>


  莎拉说中国人有吃素的传统,她的一些上海朋友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吃素。&ldquo;其实上海市内还是能吃到很棒的素食,100%不含肉。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一些素食的替代品比较难找到,比如豆类奶酪、营养酵母片和由马铃薯淀粉制成的仿蛋类。放弃肉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lsquo;替代&rsquo;,而素食越是严格,就越需要替代品,否则就会营养不良。&rdquo; 艾丽克斯说:&ldquo;上海比较轻易买到蔬菜和豆腐,国外反而是肉便宜,蔬菜贵。这些都是推广素食的有利条件。不过现在当人们口袋里有钱了,要说服他们不买肉不轻易,因为吃肉在传统上讲是生活富裕的象征。&rdquo;</p>


  在沪工作的香港素食者戴维感觉上海的素食环境在改善:&ldquo;上海的素菜馆之前都是要点菜的,现在也有了外卖的商务套餐。快餐素食是向大众推广的最快捷和最有效方式之一。在香港,一般的素食店都有类似大排档一样的快餐,五颜六色非常好看,像家常菜那样由食客现点,装在盘子里然后称重算钱,主食和汤品、糖水免费供给,也是自己去盛,不限量。&rdquo;</p>


  不过,相对于一般素食者来说,较真的纯素者碰到的麻烦更大一些。&ldquo;比如餐馆用煮过荤菜的锅子做素食,那怎么行呢?另外,不使用动物测试的护肤品,在香港就连屈臣氏都有售,但是这里买到比较困难。因此我常提醒打算移居上海的外国朋友,这些生活细节都是需要考虑好再做决定。&rdquo;莎拉说。</p>


<strong> 后记:</strong></p>


吃纯素因为关系到健康、环保,还和动物保护、宗教有关,所以不仅成为全球的时尚,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沈阳、南京、杭州、苏州、昆明、台北......等大城市理应顺应潮流,甚至有的地方应该成为吃素环保和爱心健康的时尚先锋,这样才能和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大国形象相符合。大家应该成为时尚先锋的代言人和典范--吃素环保,爱心健康!</p>

鹰唛花生油 发表于 2011-11-3 09:54

飘过

蓝樱沙 发表于 2012-2-16 08:01

路过帮顶

zhouxiaoniu 发表于 2012-5-1 16:23

:curse::curse::curs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素食友好”践行城市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