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做好事,我心里就不踏实”
20多年来,1000多人得到过她的帮助,200多名残疾人在她的帮助下免费学会了缝纫、刺绣等实用技术。她,就是被誉为“商洛好人”的商洛市商州区社会福利厂厂长、“残疾人服务社”主任——王拉拉。 今年54岁的王拉拉,是一名很不起眼的农村妇女。从小被抱养长大的她,时刻铭记着养父母的教导,要一辈子当个好人,为人至善、自强自立。从上小学开始,她就年年上台领奖,直到现在。“市级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市助残先进个人”、“扶贫帮困先进个人”、“王拉拉同志慈善奖”……这一摞又一摞荣誉证书,无不见证着她数十年如一日帮困助弱的足迹。 1979年,王拉拉嫁到商州区街道管区东关村,凭着一股泼辣肯干的拼劲,坚持学习并成了远近闻名的裁缝高手。她开办的裁缝店一度利润可观,不仅还清了借贷,还盖起了两层楼房,成了商州东关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王拉拉经常讲的一句话。1996年,为了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她到农村四乡八岔调查摸底,吸收了40多名残疾人和下岗职工,正式挂牌成立“商州市社会福利针织厂”,开始了她帮助残疾人之路。 王拉拉的这种做法不仅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连外人也对她表示怀疑。这期间,计生部门给她争取了20万元的扶助项目资金她没要,妇联给她60万元的支持款她没要,“台属会”给她钱她没要,就连临近的丹凤县一家制衣公司找上门来,想跟她洽谈投资办厂,也被她婉言谢绝。“我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残疾人和困难家庭找到一门维持生活的技术。”王拉拉说。 王拉拉说:“我不图他们回报我什么,看到他们学会技术,能照顾自己了,我就高兴。一天不做好事,我心里就觉得不踏实。” 如今,王拉拉的养父养母,还有患癌症的丈夫都相继去世,一双儿女已成家立业。眼下,自家四层24间厂房也重新装修好了。王拉拉说,最近又买回来三万多元钱的布料,准备再接收一批残疾人,专心把她挚爱的扶贫助残事业做下去,为社会多做一点好事。编辑:马云飞 来源:陕西日报 静坐常思过,闲谈莫论人非 学习的榜样 多看这些,让人对社会增加信心多一些 反思自己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一境界 好好学习 看了自感惭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