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助手 发表于 2016-6-18 08:51

读两条成语有感



文:刘昌明

今日午休,偶然想起两句成语,一句是“胸无点墨”。其意为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某人没有文化。语出宋代释普齐《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以及清代淮阴百一居士所著《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一句是“满腹经纶”。经纶,其意为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语出《易经水雷屯卦》:“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仔细想了一下,为何要把没有文化之人说成“胸无点墨”?而把有才干智谋之人说成“满腹经论”?

从广义上理解,胸与腹大概都是可以装知识的地方吧。但为何把有才干智谋的人说成是“满腹”,而装知识的地方放在人体的身躯下部,却把没有文化之人说成“胸无”,装知识的地方却有意放在人体身躯的中上部呢?

回想起平素在网上与广大易友交流,看到有知识见解的易友,却很少显露,说话谦和,待人恭敬。而有些不知高下,自我满足的人,却大唱高调,说话狂妄,自吹自擂。不禁使我对古代创造这两条成语的圣贤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其意境、形象、含义、事理等真是达到了微妙微肖,不得不拍手称快、叫绝!

据笔者肤浅的理解,凡有才干智谋之人,大都把知识深藏心底,含而不露,稳实沉着,处处低调。故在形容时这类人的时候,就把部位放在了人体的下部,以表内收。而没有多少知识之人,却处处高调,浮燥轻狂,自吹自擂,指东骂西,以表外露。所以,在形容这类人的时候,就把部位放在了人体的中上部。

易者,无人不在,无处不用。中国的文化,本来就是易文化,指导为人处事的思想,均由易中所出,想来,这两条成语也不外乎包含了深刻的易理。

高祖传人 发表于 2016-6-29 09:04

:)

天地间 发表于 2016-6-29 19:33

学习

黄姿涵 发表于 2016-6-29 19:40

好帖留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两条成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