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755|回复: 0
收起左侧

冬季餐桌不可少的美蔬:大白菜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src="./attachments/Image/2010331914318377801.jpg" border=0><BR><BR>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冬季的干燥空气和凛冽寒风都对皮肤伤害很大,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多吃大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BR><BR>大白菜是最常见的食用蔬菜,其价格便宜,营养丰富,茎叶脆嫩,甘美可口,可炒、可腌、可煮,受到大众喜爱。大白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故有“百菜之王”的美誉,因此民间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 <BR><BR>大白菜对人体有补中、消食、利尿、通便、清肺热、止痰咳等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粉刺、肺热咳喘、便秘、腹泻、感冒、冻疮等疾症。民间也常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BR><BR><STRONG>别名:</STRONG> <BR><BR>结球白菜、黄芽菜、菘、黄矮菜。 <BR><BR><STRONG>形态特征:</STRONG> <BR><BR>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种的,其品种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都是优良品种。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粗纤维,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白菜除供熟食之外,还可以加工为菜干或制成腌制品,例如河北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制作的名闻全国的地方特产。 <BR><BR><STRONG>营养分析:</STRONG> <BR><BR>每100.0克营养成份含量如下: <BR><BR>

<TABLE style="WIDTH: 664px; HEIGHT: 34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664 bgColor=#b5c7ed border=0>

<TBODY>

<TR bgColor=#ffffff>

<TD width=88 height=23>成分名称</TD>

<TD width=88>含量</TD>

<TD width=88>成分名称</TD>

<TD width=88>含量</TD>

<TD width=88>成分名称</TD>

<TD>含量</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可食部</TD>

<TD>87</TD>

<TD>水分</TD>

<TD>94.6</TD>

<TD>能量</TD>

<TD>17</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能量</TD>

<TD>71</TD>

<TD>蛋白质</TD>

<TD>1.5</TD>

<TD>脂肪</TD>

<TD>0.1</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碳水化合物</TD>

<TD>3.2</TD>

<TD>膳食纤维</TD>

<TD>0.8</TD>

<TD>胆固醇</TD>

<TD>0</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灰份</TD>

<TD>0.6</TD>

<TD>维生素A</TD>

<TD>20</TD>

<TD>胡萝卜素</TD>

<TD>120</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视黄醇</TD>

<TD>0</TD>

<TD>硫胺素</TD>

<TD>0.04</TD>

<TD>核黄素</TD>

<TD>0.05</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尼克酸</TD>

<TD>0.6</TD>

<TD>维生素C</TD>

<TD>31</TD>

<TD>维生素E</TD>

<TD>0.76</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a-E</TD>

<TD>0.36</TD>

<TD>-E</TD>

<TD>0.2</TD>

<TD>δ-E</TD>

<TD>0.2</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钙</TD>

<TD>50</TD>

<TD>磷</TD>

<TD>31</TD>

<TD>钾</TD>

<TD>0</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钠</TD>

<TD>57.5</TD>

<TD>镁</TD>

<TD>11</TD>

<TD>铁</TD>

<TD>0.7</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锌</TD>

<TD>0.38</TD>

<TD>硒</TD>

<TD>0.49</TD>

<TD>铜</TD>

<TD>0.05</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height=23>锰</TD>

<TD>0.15</TD>

<TD>碘</TD>

<TD>0</TD>

<TD></TD>

<TD></TD></TR></TBODY></TABLE>

<P><STRONG>营养价值: <BR></STRONG><BR>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外,还含丰富的维生素等,有“百菜不如白菜”、“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 <BR><BR><STRONG>食用功效:</STRONG> <BR><BR>白菜微寒、味甘、性平,归肠、胃经。有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可用于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 <BR><BR>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药用价值。 <BR><BR><FONT style="COLOR: #ff0000">防止坏血病:</FONT>祖国医学认为,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的功效,经常吃白菜可防止维生素C缺乏症。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治感冒:</FONT>民间还有用白菜治感冒的验方,其方法是用白菜干根加红糖、姜片、水煎服,或用白菜根三个,大葱根七个,煎水加红糖,趁热饮服,盖被出汗,感冒即愈。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治冻疮:</FONT>大白菜洗净切碎煎浓汤,每晚睡前洗冻疮患处,连洗数日即可风效。或以白菜、茄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解酒:</FONT>白菜子则可解酒,对于酒醉不醒者,可用白菜子研末调“井华水”,服之有效。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助消化,防肠癌:</FONT>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白菜帮洗净切薄片,用油炒至八成熟,倒入用酱油、糖、醋、淀粉调成的汁、炒拌均匀后食用。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护肤养颜:</FONT>秋冬季节空气非凡干燥,寒风对人的皮肤伤害极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预防乳腺癌:</FONT>美国纽约激素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中国和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之所以比西方妇女低得多,是由于她们常吃白菜的缘故。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们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缓解消化道溃疡出血:</FONT>大白菜捣烂绞汁200毫升,略加温后饭前饮服,每日2次;或小白菜适量,全株洗净绞汁,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次30毫升。 <BR><FONT style="COLOR: #ff0000">治肺热咳喘:</FONT>白菜心1个,用筷子扎数个小孔,装入冰糖,在砂锅中蒸熟,吃后盖被保暖。 <BR><BR><STRONG>制作指导:</STRONG> <BR><BR>大白菜食法颇多,多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有可做成美味佳肴,非凡是同鲜菇,冬菇,栗子,粉条等同烧,可以做出很多特色风味的菜肴。如豆腐炖白菜、扒白菜、熘白菜、炒白菜、白菜饺子、白菜丝沙拉……都是餐桌上的常见菜,既营养美味,又兼具保健功效。 <BR><BR>1、切白菜时,宜顺丝切,这样白菜易熟。 <BR>2、烹调时浸烫后不宜挤汁,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 <BR>3、烹饪大白菜前,最好用开水焯一下,对保护其中的维生素C很有好处。因为大白菜通过加热,可产生一种氧化酶,它对维生素C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这种氧化酶在85℃时能被破坏。<BR>4、腐烂的白菜含有亚硝酸盐等毒素,食后可使人体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 <BR>5、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就不好吃了。 <BR>6、白菜在腐烂的过程中产生毒素,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使人体发生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腐烂的大白菜一定不能食用。 <BR>7、在烹饪大白菜时,适当放点醋,无论从味道,还是从保护营养成分来讲,都是必要的。醋可以使大白菜中的钙、磷、铁元素分解出来,从而有利于人体吸收。醋还可使大白菜中的蛋白质凝固,不致外溢而损失。但醋应晚些放,以免破坏大白菜中的维生素C。 <BR>8、隔夜的熟白菜和未腌透的大白菜不宜食用。因二者都会产生亚硝酸盐,可致癌。 <BR><BR><STRONG>保健菜谱</STRONG> <BR><BR><FONT style="COLOR: #ff0000">韩式辣白菜<BR></FONT><BR>主料:大白菜适量。 <BR>辅料:苹果、胡萝卜各适量。 <BR>调料:大葱、姜、大蒜、盐、白砂糖、辣椒粉各适量。 <BR><BR>做法:<BR>1、大白菜洗净,用手撕成小块,葱姜蒜切末; <BR>2、胡萝卜去皮切薄片,放入容器中,放一层,撒一层盐,放满后,上置重物,置放过夜; <BR>3、次日,压出菜汁盐水,用清水洗净,控干; <BR>4、将白菜、胡萝卜、苹果、葱、姜蒜末等放在干净盆中,放入白糖、辣椒粉、少许味精拌匀,并用干净盘子压实,上罩干净纱布,室温下放置1—2天后存入冰箱; <BR>5、随吃随取。 <BR>功效:清淡爽口、排毒减肥。 <BR><BR><FONT style="COLOR: #ff0000">醋溜白菜 <BR><BR></FONT>主料:大白菜适量。 <BR>调料:酱油、醋、味精、香油、食用油、湿淀粉、葱、姜各适量。 <BR><BR>做法:<BR>1、将大白菜片成片,葱姜切末; <BR>2、锅置火上,食用油烧热,放葱、姜末爆香,加白菜炒,酱油快速翻炒,加醋,勾芡,再加味精,颠翻几下,淋上香油即成。 <BR>功效:帮助消化,调理五脏,提高免疫力 <BR><BR><FONT style="COLOR: #ff0000">开水白菜 <BR></FONT><BR>主料:白菜心500克。 <BR>做法:<BR>1、将白菜心洗净,放入沸水中焯至断生,立即捞入凉开水中漂凉,再捞出顺放在菜墩上; <BR>2、用刀修整洁,放在汤碗内,加佐料; <BR>3、上笼用旺火蒸2分钟取出,滗去汤; <BR>4、用沸清汤250毫升过一次,沥水; <BR>5、炒锅置旺火,放人素高汤,再加入少许胡椒粉,烧沸后,撇去浮沫,倒人盛有菜心的汤碗内,上笼蒸熟即成。 <BR>功效:本菜汤清如水,菜绿味鲜,具有益胃通便,增强食欲的功效。适用于热病愈后体虚消化力弱,大便不畅等病症。 <BR><BR><STRONG>相关人群:</STRONG> <BR><BR>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BR><BR>宜于慢性习惯性便秘,伤风感冒,肺热咳嗽,咽喉发炎,腹胀及发热之人食用。肺热咳嗽、便秘、肾病患者可多食,同时女性也应该多吃。 <BR><BR>腹泻及慢性痢疾患者不宜食用大白菜。《本草纲目拾遗》载:“惟性滑泄,患痢人勿用。”因大白菜甘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通便的作用,腹泻者食之会加重症状。慢性痢疾患者肠胃虚弱,其饮食以益气健脾、温补为宜,忌食生凉、黏糯滋腻之物,大白菜甘平偏凉,有通便的作用,故慢性痢疾者忌食。 <BR><BR><STRONG>趣闻:</STRONG> <BR><BR>大白菜有“菜中之王”的美名,据说这是齐白石老先生提出来的。齐老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并题句说:“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菜之王,何也?”于是“菜中之王”的美名不胫而走,流传开来。 <BR><BR>白菜原产中国。在西安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里有白菜籽,有6000多年的历史,比其他原产中国的粮食作物要古远。白菜古时称“菘”,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栽培,最早得名于汉代。南北朝时是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现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种。宋代陆佃的《埤雅》中说:“菘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耐霜雪也”。元朝时民间开始称其为“白菜”。明朝中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些白菜的药用价值。 <BR><BR>大白菜是在明朝时由中国传到李氏朝鲜的,之后成了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有主人公试种从明国引进的菘菜的情节。 <BR><BR>20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国东北尝到这种菜觉得味道不错,于是把它带到了日本。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2-6 03:56 , Processed in 0.030173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