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7971|回复: 12
收起左侧

关于增删, 易隐中的人物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野鹤老人 著 增 删 卜 易
野 鹤 老 人 著
楚江李 坦我平鉴定
湖南李文辉觉子增删男婿陈文吉茂生茹芝山秀仝校

觉子, 李我平, 李文辉, 游南子他们都是谁?什么时期的人物?
野鹤老人是宋朝的??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P>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子即李文辉,为清朝康熙年前湖南人。 其它有待考证。[em16]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觉子即李文辉,为清朝康熙年前湖南人。 其它有待考证。
</P>

<>卜筮正宗  里面辟增书一章, 似乎说野鹤老人即李文辉..</P>

<>谁知道他们各自是谁啊?? 谢谢!!!</P>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体讲,</P>
<>野鹤老是明末清初人,这是从《增删》成书传衍而推定的,因为据某学者考,此书大约成书于康熙29年,即1690年。其实通过对《增删》一书的阅读,读者也能大致“猜测”出一些东西,如,财福卦反映的掘矿的商品经济,官运卦反映的地方管理与地方反叛,熟悉历史的读者会隐约明白这些是明末时期的征象。觉子,李我平,李文辉,在同盟电子版《增删》序言中有相关说明,简单说,他们是《增删》一书的编辑者,传播者。其中细节,如,怎样得到此书,编辑者与野鹤老的关系,初期书籍流衍的状况,这难以细考。</P>
<>他们都是民间平凡的术士,不是朝堂名士,这与四柱,六壬的一些术士是官员身份不一样。我猜测的原因是,义理派易学因为儒学正统而控制了易学话语权,象数易自流落民间(如清初象数易大师方以智因种种原因遁于空门),纳甲六爻渊源象数易,根本被排斥于义理易,归于方术。而读圣贤书,做八股文的儒生囿于义理易的学习,从选择上,更亲近于理论结构不完全类同于象数易的四柱六壬的方术,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排斥。所以,选择研究纳甲六爻的更多是民间术士。当然,这仅仅是个我阅读古籍后的猜测,秘密师传,术数与道教的关系等等之类,或者是其他的更重要原因。</P>
<P>《易隐》也大约成书于前清,但一般比较研究的学者都认为,《易隐》是承绪中古筮法,如《易冒》《易林补遗》之类。游南子与曹九锡也是明末清初人,游南子教授于曹氏,曹氏著书,《易隐》序中有句“得其家君游南子之传”,文言中,家君是父亲的意思,这里几个问题,如为什么游南子要匿名姓,却让儿子透露姓氏?《易隐》一书与它书内容迥异,是不是家学渊源的关系?呵呵,这些也是读书闲来无事想的,就像楼主闲来无事要问著者是谁一样。一个很老的笑话说,吃了鸡蛋,何必问母鸡是谁?</P>
<P>供参考。</P>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重发了?第一个为什么是客人?难道不用登陆,也也可以发言了?</P>
<>新规矩都不知道了,我也算新会员了。晕。</P>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登陆,也可以发言了,但不能发新贴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力道果然入木三分. 谢谢!!!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要好好学习知识</P>
睡睡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增删卜易》一书,题为“野鹤老人”著,经近代学者考证,此书当为明未清初诸城著名文学大师丁耀亢所著。<BR><BR>  丁耀亢(1599―1669),字西生,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木鸡道人、辽阳鹤等。1599年出生在诸城城里,生长在名门世家。其祖父丁纯、父亲丁惟宁皆在明廷以进士仕宦。丁排行第五,少负奇才,倜傥不羁,幼年在九仙山庄丁家楼子读家塾。11岁丧父,18岁与弟弟同中丙辰(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科秀才,20岁进为“诸生”,明末曾游学东吴。清兵入关破诸城,他携母、侄从海上逃出投南明,不果而归。清顺治九年(1652年)为顺天籍拔贡,充任镶白旗教习,顺治十一年(1654年)任容城教谕,十六年(1659年)迁福建惠安知县。这期间,他游历了浙闽等地,因不愿从政,以“母老不赴”而未到任即返归故里专事著述,成为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剧作家和小说大师。他的著述甚多,诗文有《陆方诗草》、《椒丘诗》、《归山草》、《听山亭草》、《醒世姻缘传》、《天史》、《续金瓶梅》等,传奇剧本有《西湖扇》、《化人游》、《赤松游》等。因明清易代的战乱和清王朝查禁焚书,以及有些著作署名隐晦,故三百年来使其光辉不显,未被世人认识。近年来,经学者考证、探研、挖掘,他的著作相继出世,成为当今文学界研究明末清初文学史的重要资料。</FONT><BR>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版本的野鹤,听过了,也是一家之言,训诂文,不无商榷之处。疑而存在,最好。</P>
<>要知道,其中的硬伤就是,增删原文,训雅不及,平实晓畅,与丁氏作品差距蛮大。</P>
睡睡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7-25 10:49 , Processed in 0.044477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