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849|回复: 6
收起左侧

休闲说《易》(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昔琼


八卦是科学,无知才迷信
我的老家是在一条大山沟里,地名叫蚂蚁坳。那儿与大别山一带的其它的大山沟没有两样,除了门前有条从东往西流的河,剩下的就是高低不平的路。只是每当春夏之交的季节,遍山的红杜鹃,开得那个十分的茂盛,光彩夺目,甚是诱人。河水虽然有些急,但没什么旋涡。它虽然平凡,却令我留恋。我们小村住在河的上面,下面才是蔡家冲大壪,大村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先生,多数乡人一直称他为“长生瞎子”。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双手拿两杆,摸着高低不平的路从河的上头走到下头,或从下头摸到上头。他到我家的次数很多,多得我记不清楚。自第一次随口说了一声“长生瞎子”被母亲训斥一顿之后,我再也没有称过他“瞎子”。他年纪很长,我自出生以来没见过亲爷爷,父母对他很尊敬,让我叫他“长生爷爷”。
印象最深的是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吃完中饭准备上学,出门就碰上他在摸着上我家。大概是因为刚下过雨,他的鞋是湿的,听到一个小孩子从门里往外冲的声音,估计是怕与我撞个满怀,想退还没来得及退,一下被我撞倒在地,我下意识地想拉住他,结果不仅没拉住,反而是全身都压在他身上,微黑的脸傍,肥胖的身子,要数那次看的最清楚了。我丫地站起来的时候,发现他的一只手拉住了我的左手,有点向上提的样子。他坐在地上,我突然发现他裆下还有一个小鼓,这是个说书用的小鼓,是我最喜欢的玩艺,他带上它,我就知道晚上又可以听他说评书了。那个年代,大山沟里的乡亲有鼓书听,叔叔伯伯们白天干活也长劲。长生爷爷平时说话是轻言细语,可一说起评书来,就象是换了一个人,爽朗朗,清亮亮,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内容有新的有老的,我最喜欢听《无心白菜》《时迁盗甲》《薛仁贵征东》还有《借东风》《舌战群儒》,新的有《黄苦生上井冈》。虽然好多没听懂,但长生爷爷的表演给我的印象还是非常的深刻。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听他的评书,至今不清楚。晚上先说新的,再说老的,新书年轻人和小孩们听的多,晚一点说古典,《岳飞传》《杨家将》,象“徐宁教使钩链枪,宋江大破连环马”好多词儿我都记忆犹新。那时期,凡是在我家说开的,我都会随着母亲听到散场。
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好,老师常夸奖我的作文在班里最出色,现在想来,那个秘诀就是将听来的个别精彩句子引进作文。
长生爷爷常落我家,白天给不能下地干活的老奶奶婶子们算命,晚上说评书。我是班里受宠的学生,老师说的就是圣旨。很长时间我一直视长生爷爷的算命算卦为迷信。没想到,有天来算命的乡人都走了,只剩下我们两人,他拉我过去,说叫我学算命算卦,我知道他对我非常好,打自有意识,他到了我家,我就有糖果吃。但这次我不仅没听他的,还甩开了他的手,不高兴地对他说“这是迷信,我是新中国的少先队员,我们只信科学”。他不只一次想教我,我也不只一次说他搞迷信活动。直到小学毕业准备上初中的时候,有天周末,亲眼见一位老奶奶急急忙心地过来,要他算一下正该下蛋的母鸡怎么不见了,我见他掐了掐手指,那样子,当时我是看不惯,现在想来还挺优美。不到几分钟功夫,那婆婆高兴地回来了,老不远就喊,长生叔叔,你真神了,我的母鸡真的在屋后那地沟里下蛋。还有一次,我家慈婶问大楚哥的事,“他们说今天回来,怎么还没到?”大楚哥有点智障,外出很是让她不放心。只见长生爷爷伸开左手,掐了掐指,嘴里念念有辞:外卦生身兼克内,后面的我没听清楚。他对婶子说,快了,你就在门口等着吧。果然不一会,婶子在门外老远就叫了起来。大楚哥他们真的回来了。类似的神奇我不只一次亲眼看到,渐渐的,我不觉得他算卦全是迷信。
我读小学的时候,是在“学制要缩短”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五年制,快要毕业的时候又赶上学校分来合去的,中间停了半年没法去中学上课。那段时间我们接触的更多了,有天下午,他的神奇让我非常兴奋。使我进一步靠近了他,他也很高兴地教了我个八个符号。
第一个就是乾三连。因为心里还是有点怕别人说我信迷信,还是不敢大胆向他求教,他用手在我的小手上画出这个乾卦,我只有感觉,看不清楚,我说这不是“三”字吗?他边摇头边说,不是,“三”字的三横不是一般长短,这卦里的每一横叫爻,不叫横,乾卦的三爻是一样长短。那时我还不认识这个“爻”字,加之他也没写出这个字,我还以为是摇头的摇。
那天,他见我从没有的有兴趣听他讲,也就来劲了,一口气将八个卦全告诉我了。我第一次完整地接触卦应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画出来就是下面这些:
乾(乾三连)    坤(坤六断)
▅▅▅▅▅      ▅▅ ▅▅
▅▅▅▅▅      ▅▅ ▅▅
▅▅▅▅▅      ▅▅ ▅▅

震(震仰盂)    巽(巽下断)
▅▅ ▅▅      ▅▅▅▅▅
▅▅ ▅▅      ▅▅▅▅▅
▅▅▅▅▅      ▅▅ ▅▅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      ▅▅ ▅▅
▅▅ ▅▅      ▅▅▅▅▅
▅▅▅▅▅      ▅▅ ▅▅

兑(兑上缺)    艮(艮覆碗)
▅▅ ▅▅      ▅▅▅▅▅
▅▅▅▅▅      ▅▅ ▅▅
▅▅▅▅▅      ▅▅ ▅▅

上面这就是八纯卦的名称和符号,用下面这些口诀也挺好记的。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艮覆碗。
那天他与我讲了很多,其它的我基本上听不懂,也记不住。我问他“长生爷爷,您是用这些符号算出大楚哥马上能回来的吗?”他说:“是的。但还有很多需要掌握才能掐算。比如入门的书籍有《梅花易数》,讲卦理的书籍有《周易》,最后再读《卜筮正宗》《断易天机》《增删卜易》。最根本的书还是第二本《周易》。”
“您有这方面的书籍吗?”我很认真的问
长生爷爷犹豫了片刻,才告诉我“现在没有”,过下又补充说:“但有人有,这事你要问问你父亲”。
我家兄弟姊妹很多,两个姐姐与我年龄不隔多少,大点的姐姐比我高两届,小点的姐姐,还比我低一届,我们都还算同学,还有一些邻居的伙伴,经常在我家玩耍,有天提到长生爷爷,我就问了父亲,谁有那些书?父亲说:“要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别分心”。那天我父亲也好象很高兴,我不清楚为什么,只听他说:我出个迷语你们几个猜一猜,打两个字。
姊妹两个一般齐,一个开口一个闭,排行都是第六位,二人到老少分离。
“己巳”我基本上没思考,脱口而出。其他人半天没反映过来。父亲告诉大家,就是这两个字。己是天干,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排行第六,巳是地支,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排行也是第六。这两个字搭配在一起,就是六十花甲子之一的己巳。
进入初中后,我当然是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去了,加上中学是住宿,只有周末才回家一天,上高中的时候赶上了改期开放,升学可以全凭自己的考试成绩了。父母好象有意安排,不让我与长生爷爷碰面。高中阶段遇上长生爷爷的机会就更少了。
81年我毕业回家乡中学任教了,赶上长生爷爷还在,但长生爷爷已经很苍老了,也再没以前那种兴趣教我。可他老人家给我讲的这几个卦符,在我脑海里已经是神化了。加之我学的是数学专业,我将阴阳两种符号,按天地人的排列一算,正好是这八个卦,不多也不少。若是再将这八个卦重复排列,就是八八六十四,常听说卦有六十四,我想应该就是这么来的。这完全是数学,哪儿有迷信?对于易经八卦,我坚信,八卦一定是科学,不知才会迷信。
工作期间,我只要有空就回家,一回家就一定要上长生爷爷那儿问这问那,他要我买一本万年历,说这是工具书,没它什么都学不了。刚刚有点上路的时候,我问他,那些书到底谁有,可以借来看吗?为这事,我不只一次问过父亲,父亲说“我家原先全有,只是在你五岁那年,我当着上面来的革命领导的面,全烧了”。这次长生爷爷答应我,下次回来一定给我一本《梅花易数》,但只能在家里看,不能带走。
第一次在长生爷爷那儿呆一晚上是一个周六,那天我看了一晚上《梅花易数》,感觉有点眉目,第二天一大早,赶上有人来问事,说是昨天两牛抵架,伤了自家的牛,看能不能医好。爷爷把我从他的被窝里面拉出来,说“起了一个天风姤的卦,你练习一下,说说他家的牛伤在哪儿?”按常理说,两牛抵架,伤头伤角都有可能。但这卦是乾金克巽木,我翻开书,发现巽代表屁股。果断地说,伤了屁股。来人说,确实是伤了屁股,现在就是站不起来。我刚毕业是带的毕业班,周日毕业班有加班课,我没听完他们讲什么,放下书就匆匆忙忙地赶往学校上班去了。
光阴似箭,一恍过了好几年,我的工作较出色,领导私下还与我谈过话,说要提一提我,我当然很高兴,那段时间也特别努力。可是,到了宣布日,提拔的不是我,是另一个老同事。若论教学成绩,那应该是我,还有一位与我一样带平行班班主任的同事,那几年的教学成绩也不如我,却进了领导组。那次对我的打击很大,好长时间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为这事,我很丧气,回家问过父亲,也问过长生爷爷,那段时间长生爷爷已病倒了,他很吃力地告诉我一句话,“要怪怪你自己,本是胆小鬼,可平时锋芒又太露”,“还是多读读《易经》吧”。自那时起,我感觉做人很重要,也下决心要好好研究《易经》。

相关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有技巧,思想第一关
“要怪怪你自己,…,还是多读读《易经》吧”,没想到这是长生爷爷最后给我的一句话。88年长生爷爷91岁安祥地离开了人世。我父母得知,十分悲痛。自小,我母亲要是哭了,我不管她是为什么,都会跟着哭起来。这次我虽然已长大成人,但看着父母伤心的样子,还是禁不住泪流满面。
下半年,我没带毕业班,工作非常轻松,那段时间我本来快迷上围棋了,但父亲好象是看出我的情绪,怕我走偏,那一段时间他特别关心我。一天父亲突然带我上楼,打开一扇看上去是两块砖头,实际是块木板做的小门,从那里面拿出了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书籍。原来我父亲当年只烧了一部分,还留下了这几本,怪不得长生爷爷提到这些书,欲言又止。
有了这些书,我便有了精神,每日每夜挑灯夜战。89年外出又买回一些新出版的易学书籍,更是爱不释手。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真经作等闲。学习《易经》说难真难,说易也很容易,关键在于入门。得人指点,只要一个晚上你就能入门。有身份的人智力多在我们之上,因为面子,不敢面对算卦。他们入门最难的是先过思想上的这一关。我当年实际就是长生爷爷一个晚上让我入门的。
最近我的大表哥从内蒙回来,参加老家的同学聚会。我与他以前只是在网上视频中见过,这次算是第一次蒙面。他去内蒙古的时候我很小,对他的长相身材,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中间偶尔回家探亲,也没碰上一次。他是老共产党员,在内蒙呼市做文化编辑几十年,也是官场人物手下的写作干将,他说多种《易经》注解摆在他的书架上几十年,却从没真正看下去一次。近两年,我们在网上聊的亲热,他受我的影响,想借这次机会将《易经》彻底入门。大表哥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文采飞扬,谈笑风生,调侃中还带些风流浪漫。
“要从小弟这儿进入易经之门,先得过一关”,我也摆出老师的架子,呵呵,就差点没要他举行拜师仪式。
“什么关?”他丈着是我的大表哥,也很不客气地问我。
“易经算卦不是迷信,学算卦不是丑事,比起搞女人那要光彩多了。怕丑,连衣服都不想脱,还搞什么女人呀。放下架子,先学算卦,就过这一关”。
“算卦是《周易》的外衣,你不先脱衣解扣,如何品得到玉肤肌脂。世人不会都有大哥您这般文采,这般幸福坦然,世人大都有预知未来的欲望,易经的作者用这等方式引人入圣,其用心良苦呵。”
“好好,好,我听你的,我就先学会直接用易经算卦吧,然后慢慢深入”。
“有本书叫《周易古筮考》(尚秉和著)就是讲的孔子等人当年直接用《易经》算卦的例子,等我教会您如何用易经,您再回去看这本书,请记住这本书的名字《周易古筮考》(尚秉和著),以便查找”。
要在极短时间内入门,可分三步,第一,要有一本载有《易经》原文的书;我当时拿出的是时孙振声编写的《易经入门》,我给他指出书中哪些是可以直接用来算卦的语言,这些内容即是《易经》的原文。
第二,就是成卦的方法。《周易》书中也有成卦方法,那是摆筮草,很烦琐。我是用的摇卦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办法,但对于一个想要在极短时间内就入门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常用的是摇卦法,和后天端坐法,摇卦就是用三个铜钱,摇掷六次,每次都有一种结果,按顺序从下往上排出一卦。
古代的铜钱,多见的是康熙或乾隆,用过的人,都廷续一种规定:有汉字的一面为正,蒙文没汉字的另一面为反。
摇出两个正一个反的为少阳,记作“一”,读作少阳。
一个正两个反的为少阴,记作“- -”读作少阴。
三个正的为太阴,记作“- -×”,读作老阴,老阴是动爻,动爻变出少阳“一”。
三个全反的为太阳,记作“一○”,读作老阳,老阳也是动爻,变出少阴“——”。
第三,如何查书,大致就是如何断卦,判断吉凶。
那晚我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教会了大哥如何用《易经》。旁边还有一位来看望大哥的老乡,那人以前也听说过易经,知道神奇,就是不知道如何读法。那一晚他说他也听懂了。原来是这么用,那《易经》岂不是工具了。
“不错,单就用易经算卦而言,易经就是工具。有了工具,懂得用法,具体的操作,当然不难了。难的是以后的深入,难的是以后做个善易者、不占者。”
最后我强调了灵感和辩证法的作用,易经中的卦爻辞,很多语言不可能马上全懂,但从中总会搜索到一些与问题相关的话,判断吉凶时,就用这些相关的话,这叫“亲者用之”。易经卦爻辞,多数有吉凶判语,有缘的初学者,只要经过一番辩证分析之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一语中的。何况一个修练有素的的大师呢。这正是“问焉而以言,其受命有如响”。
为了说明用法,我略举了几个占卜例子,也提到了长生爷爷。提起长生爷爷,大表哥好象比我还熟悉,他告诉我,当年去北方,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就是得益于他母亲请长生爷爷测算过。
大表哥年纪大,听了一晚上,有点累,但我还是津津乐道。要求他听完我当年用易的第一个例子
那是我真正开始为别人算卦的第一次,中午下班后,同事平时知道我在看周易,拦住要我帮他算一卦,测失物。
那次我让对方摇的是个坤卦,四爻动。对方告诉我是一个很重要的包裹掉到汽车上了,回家才发现,返回车站车子早已无影无宗,能问的地方也都问过了,现在已过去了三天,还没一点线索。我边听他陈述边翻书,坤是第二卦,很容易找到。天机兆于动,四爻动,就从四爻的爻辞着手。动爻解决不了再寻其它的爻。
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看上去是凑巧,这一爻正好与他要找的包裹有关联。包裹就等于“囊“。我当时理解的是,口袋束得紧紧的,没减少什么也没增加什么。对于失主来说,这不正是告诉我们,东西没丢吗?初次公开与外人断卦,我特别地小心认真,就只说了一句话:你的东西没丢。
那天晚上19点过了,单位开会,决定放假事宜,我刚坐下,那个同事又挤到了我的旁边,见面就问我说:“我们打算明天出去找,你看能不能找到?”他还没坐下我就用梅花易数起了卦。他是个中年人,为坎,做上卦;他站在我的南边,为离,做下卦。得到一个水火既济,加上时间戌时是11数,起得二爻动。我受长生爷爷的启发,以及我父亲平时对我的提示,决定下狠劲背下《易经》原文。把开会前等一切等待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几天一卦,死记硬背。看上去这次更是碰巧了,既济卦,正是我刚背过的,原因是我以前一直是背前面的,太累了,我刚换成从最后一卦背起。没想到这个同事就问来了。
既济,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背是背得这一卦,但我没弄懂“茀”是个什么东西,只感觉草字头下一个佛,象条毛巾,我问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他告诉我,有毛巾,相机,还有证件,也有点钱。我听说有毛巾,就大胆地按我理解的照本宣科“这东西没丢,也不用出去找,七天之内有人送给你”。
书上这么说,我也这么说,谁也没想到这话居然会应验。
收假那天,我去上班,刚到办公室门口,就听里面炒开了。有人见我来了,就迎上来对我说,你好厉害呵,怎么算的这么准。我看到失主拿着一个包裹,心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我也大吃一惊,《易经》怎么这么神奇?失主告诉我,最神奇的是,从丢失那天算起,到今天收到日,恰好是七天。原来捡到的人,看到了里面的证件,托人带来了。里面什么都没动。丢东西是他们夫妻二人在下车的时候,相互指望对方,结果全都忘记了。失主是本单位兼带文艺宣传队的同事,鼓动性特别强,夫妻二人将我吹得天花乱坠,一段时期,我们办公室,十有八九看周易。后来连我有两位学得有些眉目,我去了北京,专业研究玄学,另一位下海去了深圳,做企业管理。他的事业现在比我强许多。
之前背《易经》原文有些被动,通过这次实战,使我更加下功夫。虽然全是死记硬背,但还是很有兴趣,相信自己一定能背下来。现在回想起来,这第一次直接用原文能那么神奇,那不是水平有多高,而是我的易缘。
长生爷爷虽然去了,但他的话我从没忘记。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我要努力改变自己胆子小的毛病,必须有真才实学,这是我最初的想法。戊辰年,业余时间访得一老先生,就是我后来的恩师---彭康明先生。一开始先生见我是公职人员,还是学校的把关教师,没答应教我。初次交往,他还很客气,去多了,就不客气了,有时简直想赶我走。第一次见他,他最友好,有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因为我提到自己在研究《易经》,他说:习易知行,学命知情。所以,我坚信他是我要找的老师。我刚交上卦金,来客人了,没算,我就让位了。后来偶遇机缘,终于用精诚打动了他。90年终于做了他的弟子。做了弟子,他的教导就明显不一样,首先是,不客气了。有时还竟然骂我们“不通世事岂通玄,琵琶何须对牛弹”。他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根据我的命相,给我指点了几条,让我十分受益。他说:“你平时胆子小,但又很孤傲。《易经》讲阴阳互根,刚柔相济。命理讲中和纯粹为吉,做人一定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说话要心平气和”。“《周易》也说过,君子做人,要安其身而后动,抑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你应该读过”。 “既然你在研究《易经》就先把易经学好,平时不必与人比水平高低,但要比一比,所下功夫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生之为易,四象少人知
背《易经》是为了用易经的方便,是下苦功夫。现在想来,那么做是笨办法。但在没人讲解,很难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先背下来,再慢慢思考,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父亲解放前教过私塾,他说以前读私塾的学生如果背不下先生布置的内容是要挨板子的。读过私塾的人都说至今记得的东西都是小时候先生用板子逼出来的。
据说古今易经注解有上万种版本,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读到,我至今才阅读不足百本。明显反映出,用过并且灵验了的卦爻辞最好记,其次是理解了的也容易记。其它的内容,时间一长,还是忘记了不少。但有个好处,只要一提到,马上就有印象。
完全理解《易经》,实在是不容易,尽问老师,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我的办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见易经注解就读,或借或买,买来的有时一放就是几个月,感觉借来的效果更好,三两天就可以啃完一本,但我保证,有借有还,自然是再借不难了。
各种版本的易经注解内容会不一样,有的还相当矛盾,没关系,那都是人家的理解和看法,不是圣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嘛。
第二步就是多思考。我读易书,越读越慢,目标也在逐渐转移,最初是为了占卜,那时也以为它只能用来占卜。读多了才慢慢感觉到它的博达精深。原来占卜只是它的一种功用。
背下全文之后方知尽套卦爻辞也不能将卦全部解对。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有许多,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不理解的地方太多,相关知识上的不足,很多时候只能牵强附会地用,结果是错误百出。
我读易越读越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始思考了。《周易》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天地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我思考了近十年之久。98年偶然在一个小报刊上发现了一位好老师,重庆还元子—肖师荣先生。当教师实在是太穷了,除去家庭正常开支,积蓄了三年,才去得一趟重庆。所幸的是,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他说,读懂易经,人人都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看你是否想做男子汉。
我们小时候的启蒙课本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而启蒙经书象三字经,教儿经,增广贤文等均是成人后读的。三字经中有“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我所读的全是周易。
经过多读和过后的思考,才慢慢认识到最初的《周易》只有三部分内容,六十四卦符,卦名,卦爻辞。相传易历三圣,就是指的伏羲画卦后,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孔子作传翼。
伏羲画卦,文王周公演易。卦象是根本,卦的最小单位就是阴和阳。阳,用连着的一横“一”来表示,阴,用断开的或一弯折“- -”来表示。为什么阳要这样画,阴要那么写。原来阴阳都是在模拟天地之象。天与天相连,无分别性,地与地相邻,有分别性。天除了叫天,再无别名,地有南京北京,纽约伦敦,山川湖海名字多着呢。
凭直觉,天是气,地是物,人人都能理解的。人是气与质共同产生的,人居中间,是天地的精灵,有会通天地的能力。还元子老师最爱谈无极,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相麿相荡才有了四季,易经则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易经讲的是生生之道,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是在按照易经的方法在做,就是自己不知道。
很长时间,我嘴里也在念“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我并不明白四象是什么。看书上说,四象是四季,我相信春夏秋冬是四象的一种形式,但凭感觉,四象的含义远不只四季这一种表现形式。将四象画出来即是:
▅▅ ▅▅     ▅▅▅▅▅   ▅▅ ▅▅    ▅▅▅▅▅
▅▅▅▅▅     ▅▅ ▅▅   ▅▅ ▅▅    ▅▅▅▅▅
关于四象的说法有很多,名称也不一。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阴阳组合的人事物,不仅有前面两种,必然也存在后面两种,前面两种是常见的,多数人喜欢和认可的,后面两种是不常见的。承认两仪生四象,就得承认后面两种不常见的象也存在。不管你喜不喜欢,认不认可,它都是存在的。
天地所生,不常见的又如何,不常见的就是错的,这显然不是科学的认识观,更不是达人的心胸。常见常用的当然要学习,不常见不常用的,没有深入地认识它就没资格否定它。
自从认识四象并将它放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以后,我的心胸才豁然开朗,以前很多看不惯的现象现在也开始看得惯了。
四象当中后面两种“阴阴、阳阳”的组合,是两种纯粹的象,放到现实中去,搞关系要注重阴阳中和平衡,做学问要纯粹,中和平衡是吉,纯洁无瑕是大吉。
平时很多人找我问事,老年人多问身体和寿辰,年轻人多问事业婚姻,中年人什么都想问,中年人遇到子女不顺心更是愁那个无法比如,但他们就是没有想到,为人父母,孩子的问题是自己问题的表象,根源在于父母。有的父母就是不承认是自己,说什么是学校教育有问题,记得三字经有段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一个以织布为生的妇人都有这等思想行为,真是了不起,今人父母为何不如一古代妇人呢?
老年人问寿辰,这是有远见负责的表现,人生无常,何况是上了一把年纪,早做准备,无怨无悔。我不赞成生死有命的说活,我认为平时清心寡欲,量力而行,保持纯洁如童的心态都可以长寿。
我亲哥哥教书41年,身体非常差,退休前与一同事同时去某一地方算命,那先生说哥哥的同事还有三年光景,说我大哥最多五年。三年后那同事真的去逝了,大哥开始有点相信生死有命了,问我怎么办,要我想想办法。我哪有什么办法,我也不是诸葛亮会用七星灯。
嗯,大哥有心理顾虑,不如就用七星灯试一试,先帮大哥解决心理问题再说。从没做个祈寿的事,那天我居然摆出个神仙的样子,按书上提示的办法,点灯燃烛,还请了佛菩萨助阵。但有一点,我是来真的,就是择吉时行事。择吉时,恰好遇上有个接近仁寿格的时间,心里顿时一阵惊喜。到了吉日吉辰我用了一个时辰,很顺利做完了祈祷,中间也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这次祈寿是我为大哥解决心理顾虑才做的,重点是后面告诉了大哥一些科学的养生之法。
大哥现在七十多了,身体虽然一直不强,但精神尚好。有天大哥与我聊天说,那先生算我只有五年的寿,现在三个五年都过去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你的那次“七星灯求寿”是真是假。
《易经》有言,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思是人要经常地看看自己从前走过的路,并经常作思考总结,这是件大吉大利的事。
知道行错路的人往往错的不远。人生会犯下很多错误,年轻人说,结婚后才知恋爱是错,年纪大的人说,60岁有59非。人的一生所犯错误太多,《易经》是什么,易经是从天地生生不息的过程中规范出来的学问,易经就是教你少犯错,小错尤自可,大错则要悔恨重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生之为易,四象少人知
背《易经》是为了用易经的方便,是下苦功夫。现在想来,那么做是笨办法。但在没人讲解,很难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先背下来,再慢慢思考,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父亲解放前教过私塾,他说以前读私塾的学生如果背不下先生布置的内容是要挨板子的。读过私塾的人都说至今记得的东西都是小时候先生用板子逼出来的。
据说古今易经注解有上万种版本,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读到,我至今才阅读不足百本。明显反映出,用过并且灵验了的卦爻辞最好记,其次是理解了的也容易记。其它的内容,时间一长,还是忘记了不少。但有个好处,只要一提到,马上就有印象。
完全理解《易经》,实在是不容易,尽问老师,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我的办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见易经注解就读,或借或买,买来的有时一放就是几个月,感觉借来的效果更好,三两天就可以啃完一本,但我保证,有借有还,自然是再借不难了。
各种版本的易经注解内容会不一样,有的还相当矛盾,没关系,那都是人家的理解和看法,不是圣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嘛。
第二步就是多思考。我读易书,越读越慢,目标也在逐渐转移,最初是为了占卜,那时也以为它只能用来占卜。读多了才慢慢感觉到它的博达精深。原来占卜只是它的一种功用。
背下全文之后方知尽套卦爻辞也不能将卦全部解对。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有许多,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不理解的地方太多,相关知识上的不足,很多时候只能牵强附会地用,结果是错误百出。
我读易越读越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始思考了。《周易》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天地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我思考了近十年之久。98年偶然在一个小报刊上发现了一位好老师,重庆还元子—肖师荣先生。当教师实在是太穷了,除去家庭正常开支,积蓄了三年,才去得一趟重庆。所幸的是,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他说,读懂易经,人人都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看你是否想做男子汉。
我们小时候的启蒙课本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而启蒙经书象三字经,教儿经,增广贤文等均是成人后读的。三字经中有“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我所读的全是周易。
经过多读和过后的思考,才慢慢认识到最初的《周易》只有三部分内容,六十四卦符,卦名,卦爻辞。相传易历三圣,就是指的伏羲画卦后,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孔子作传翼。
伏羲画卦,文王周公演易。卦象是根本,卦的最小单位就是阴和阳。阳,用连着的一横“一”来表示,阴,用断开的或一弯折“- -”来表示。为什么阳要这样画,阴要那么写。原来阴阳都是在模拟天地之象。天与天相连,无分别性,地与地相邻,有分别性。天除了叫天,再无别名,地有南京北京,纽约伦敦,山川湖海名字多着呢。
凭直觉,天是气,地是物,人人都能理解的。人是气与质共同产生的,人居中间,是天地的精灵,有会通天地的能力。还元子老师最爱谈无极,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相麿相荡才有了四季,易经则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易经讲的是生生之道,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是在按照易经的方法在做,就是自己不知道。
很长时间,我嘴里也在念“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我并不明白四象是什么。看书上说,四象是四季,我相信春夏秋冬是四象的一种形式,但凭感觉,四象的含义远不只四季这一种表现形式。将四象画出来即是:
▅▅ ▅▅     ▅▅▅▅▅   ▅▅ ▅▅    ▅▅▅▅▅
▅▅▅▅▅     ▅▅ ▅▅   ▅▅ ▅▅    ▅▅▅▅▅
关于四象的说法有很多,名称也不一。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阴阳组合的人事物,不仅有前面两种,必然也存在后面两种,前面两种是常见的,多数人喜欢和认可的,后面两种是不常见的。承认两仪生四象,就得承认后面两种不常见的象也存在。不管你喜不喜欢,认不认可,它都是存在的。
天地所生,不常见的又如何,不常见的就是错的,这显然不是科学的认识观,更不是达人的心胸。常见常用的当然要学习,不常见不常用的,没有深入地认识它就没资格否定它。
自从认识四象并将它放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以后,我的心胸才豁然开朗,以前很多看不惯的现象现在也开始看得惯了。
四象当中后面两种“阴阴、阳阳”的组合,是两种纯粹的象,放到现实中去,搞关系要注重阴阳中和平衡,做学问要纯粹,中和平衡是吉,纯洁无瑕是大吉。
平时很多人找我问事,老年人多问身体和寿辰,年轻人多问事业婚姻,中年人什么都想问,中年人遇到子女不顺心更是愁那个无法比如,但他们就是没有想到,为人父母,孩子的问题是自己问题的表象,根源在于父母。有的父母就是不承认是自己,说什么是学校教育有问题,记得三字经有段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一个以织布为生的妇人都有这等思想行为,真是了不起,今人父母为何不如一古代妇人呢?
老年人问寿辰,这是有远见负责的表现,人生无常,何况是上了一把年纪,早做准备,无怨无悔。我不赞成生死有命的说活,我认为平时清心寡欲,量力而行,保持纯洁如童的心态都可以长寿。
我亲哥哥教书41年,身体非常差,退休前与一同事同时去某一地方算命,那先生说哥哥的同事还有三年光景,说我大哥最多五年。三年后那同事真的去逝了,大哥开始有点相信生死有命了,问我怎么办,要我想想办法。我哪有什么办法,我也不是诸葛亮会用七星灯。
嗯,大哥有心理顾虑,不如就用七星灯试一试,先帮大哥解决心理问题再说。从没做个祈寿的事,那天我居然摆出个神仙的样子,按书上提示的办法,点灯燃烛,还请了佛菩萨助阵。但有一点,我是来真的,就是择吉时行事。择吉时,恰好遇上有个接近仁寿格的时间,心里顿时一阵惊喜。到了吉日吉辰我用了一个时辰,很顺利做完了祈祷,中间也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这次祈寿是我为大哥解决心理顾虑才做的,重点是后面告诉了大哥一些科学的养生之法。
大哥现在七十多了,身体虽然一直不强,但精神尚好。有天大哥与我聊天说,那先生算我只有五年的寿,现在三个五年都过去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你的那次“七星灯求寿”是真是假。
《易经》有言,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思是人要经常地看看自己从前走过的路,并经常作思考总结,这是件大吉大利的事。
知道行错路的人往往错的不远。人生会犯下很多错误,年轻人说,结婚后才知恋爱是错,年纪大的人说,60岁有59非。人的一生所犯错误太多,《易经》是什么,易经是从天地生生不息的过程中规范出来的学问,易经就是教你少犯错,小错尤自可,大错则要悔恨重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能合一,善易者不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周易系辞》
对这四句话我的理解是
以言者尚其辞,-----《易经》是文学。搞文学创作的人喜欢用《易经》中的文辞来装饰自己的作品,这样让人读起来觉得作者很博学,无可厚非。用之恰当,确实是一种点缀。比如电视剧《新版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台词的背景是青州太守准备利用呼延灼平定青州三山匪患,唤来都监,都监进门就说,可别让我带兵打仗呵,太守道,谁让你带兵呀,让你给二龙山送点礼物,先稳住他们。但请记住,别装大,惹恼了他们。都监听了高兴道,让我装大不行,叫我装小,嘿嘿,我可是拿手。转身出去了。呼延将军是忠勇之后,听来不是滋味,很轻蔑地说道,负且乘,致寇至。这样的人也能当官,盗贼不四起,那才怪。“负且乘,致寇至”出自《易经》解卦,原文是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用在这儿真是太恰当了。真妙!我看到这段剧景,直觉告诉我,作者和导演真的博学多才,编剧一定是位易学大师,由衷地敬佩。
《易经》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比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呵呵,真象诗经。,优美的句子多的是,用不用得准确,实在有差别,用的不准,读起来如同嚼蜡。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一盘散沙的局面,常用“群龙无首”这个词来形容,刚读易经时我也查过词典,新华词典上面的解释也大致是这个意思。群龙无首出自《易经》乾卦的用九,原文是见群龙无首,吉。可以肯定地说,《易经》上的群龙无首,绝对不是“一盘散沙”,现在每听到有人用这个词来描述混乱无人管,一盘散沙的局面时,我就一阵惋惜。再查各类辞典,居然它现在成了成语,国家大人物出的辞典应该是没错的,怎么易经上却说,群龙无首,吉?值得深思。
以动者尚其变,----《易经》是哲学。不少人学易就是欣赏或崇尚易经的哲学含义,易经中的哲学含义深刻、完美。对于指导人们的行动确实是一部无与论比的经典著作。按照易经所指导的法则行事,万无一失。鲜活的人生指导术,胜过卡耐基两千多年。但我的看法是,必须脱掉自己的外衣,才可能饱尝玉肤肌脂。
以制器者尚其象,----《易经》是科学。现代的科学,都喜欢将什么玩艺都变成数据,装进电脑。最初开始学电脑时,我很畏怯,问过一位电脑高手,这么复杂的东西我能学会操作吗?没想到那人回我说,电脑操作很简单,无非就是一开一关,据说电脑的创始人还是用你们研究的易经发明创造的呢。现在看来,电脑操作的确不过如此,会开会关就行。数据时代,大谈科学,《易经》也没落后,易经八卦不仅充满数据,同时还有象,是数象学,比现今的科学范围还要大。用易经的启示能发展科学。有特别专长的科学工作者,用她搞发明创造一定能成功。真可惜,本人出身于一教书匠,用易经最多只能帮助人家取个名改个字的,遇到别人满意的时候,也算是一件成功的作品,聊以慰藉。谈到名字,让我想起了两位伟人,蒋介石,毛润之。介石出自《易经》的豫卦六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毛润之据说是出自《周易》系辞,鼓之以雷庭,润之以风雨。后者是真的假的,不清楚。最近给一个带有大格命相的女娃子取了一个名字“李直方”,不知道对方用上没用,我想要是用上说不定是个奇才。女子取坤,坤之象,厚德载物,好命相,就用坤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呵呵,真的用上,说不定比介于石还强。

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经》是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最近,也不只最近,经常有人丢一个八字给我,男女都不注明要我分析,对不起,我都没给回复。不是不给面子,而是根本没法勾通。再说问者的意途不明,是试水平,还是同八字的两人,想让我出丑。网络是个大千世界,见过不少热心的先生被人玩弄的场面。如果你还没达到绝对相信我的程度就不要找我算,试水平并不是好办法,研习术数上三五年的人,都有过神算的经历,若百算不灵,他还坚持得住吗?偶尔给你算准几件事,就以为遇上了神仙,沾沾自喜,也不对。看命算卦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双方能够勾通,只要有一方有抵触,这事就完不成了。大师都很忙碌,没时间让你试,让你试的可想而知。
六十四卦能算万事,八字能算命,这是世界上很多人想不通的事。机械唯物论,缺乏天人合一思想,永远都是门外汉。真有大事急事的卦和命真好算,没事找事的时候真不算好。不能勾通的时候,大师都会拒绝测算,强扭下来的瓜真不甜。
我曾试想说明天人合一的存在,我相信人天能够勾通,人有超常的感应能力。但几十年了,这一设想依然未果。只是一些经历告诉我,人有感应,是不是就是天人感应的结果也说不明白。
98年冬,期末工作完成,大家在外面晒太阳,我也在背一些八字易经经典什么的。一位领导的夫人趁机要我测算一下他丈夫的身体,那天我排出八字,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一言未发,也不是真的看出了什么不想说,而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她起身去里屋,后来对我说是想给我倒怀水,我趁机起身走了。第二年开春未开学,丈夫患脑血无救。
95年秋,一老先生喜欢诗词,来我家与我父探讨,临走之前突然想到让我算一卦,卦是明夷,知是不好,但总想说几句,结果还是没开口,因天色较晚,对方不能多等,就离开回去了,之后再也没见到他,据父母说,那先生患了癌症,当年八月十五那天不在。那天看卦时的心境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很乱。
02年夏,这个时间记的不太清楚,只记得是大热天,是我们暑假期间,一位老同学带来一小车共五位在城里工作的干部或老板,多数人我很陌生,算命看卦忙乎乎的一上午,那时我是业余的,全免费。其它人的都很顺利,有什么就说什么,知无不言。不巧最后一位让我犯难了,好半天,我一句话说不出来,场面上静得能听到大家的呼吸声,可能是时间太长,对方有点不耐烦了,让我告诉他是什么卦,“天雷无妄卦”,对方说家里还有事,自己回去查书,就这样五人都走了。下半年这人车祸身亡。
05年春三月,妻子的老乡多次求妻子,要我帮他们看看,这年我刚下海,想出去还没出去,在家是收费的,但也不是挂牌算命的那种。听说是妻子的老乡求测,就打算少收点。这次我是用电脑排盘,看的是她丈夫的八字,我说了过去的很多年份,一大堆话,希望她回我几句,对还是不对,结果她是一言不发,我几次启发她回话,她目光呆滞地先坐在对面,听我说后,居然走过来看我电脑上的东西,面测没写文章的,除了她看不懂的八字排盘,其它什么都没有。她坐过来看了半天,还是不回我一句话。我本想等她告诉我对还是不对,再继续,结果她让我非常恼火,于是我干脆起身让她看。出了办公室,见了妻子我便火气四溅,不算了,让她走,半天也不回我一句话。妻子进去与她说明了意思,对方说我算的全对,想继续听我说,结果她出来请我继续时,我更是一头无名之火,直接叫她走,她要给钱,我说谁要你的钱,到街上去找人算,满街都是算命先生。现在想来,我真的是不对,但那天真的很奇怪,就是有气,这是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火,是很不应该的发脾气。不久,我去了北京,下半年听妻子说,她丈夫出了车祸,伤成了植物人。
一位官场易友,说是易友,其实从没真的看得起我这个专业算命的。这是从平时的表情中看出来的。08年我在北京,电话好几次,要我看一八字,拿起八字,我很熟,因为师傅算过,也对我讲过,这是一位不小的官,比问我的易友官大几级。“这是谁的八字?”我故意试试对方的诚意,果然,对方不原意告诉我,“你只管算”。三天过去了,我看都没看,对方又连续给我好几个电话,不接不成事的,通了不接很不礼貌,无奈之下还是接了。“你看他能不能升?”我反问说,“你比我还高些,你看呢?”“我看能升”。“那肯定能升”我没细看,第一次违心地乱说。对方很快放下了电话,客气话都没有,也没事。后来听说这位命主因贪汅数目太大收监了。
很奇怪的是,凡是有大凶在即,看命算卦都好象有意不让我开口,说真的,我还没那个泄漏天机的本事,诚心求测的每次我都是高度集中注意力,也没想到天机不天机。我只承认这是一种感应,是非同寻常的感应。俗话说,是祸躲不脱,这话看似有道理,但也有些事让我觉得不全对。94年妻子的同事一老一少路过我家,老的说是去城里看病,心脏不好还是什么病,少的是去城里办事,我家就在当地车站附近,老的知道我能算卦,等车的时候坐在我家没事,顺便问我,看看身体如何。我起卦,妻子倒茶,茶递过去的时候我的卦成,年轻人眼快,呀,杯子破了,意思是提醒我妻子和接茶的老人。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不吉的外应,就对老的说,你的身体没大碍,但今天出行不是时候,还是改天去吧,对方追问,有什么事吗?其实我也看不出是有大事要发生,只是说今天不是时候,猜测性地说,恐怕是车上不安全。那天上午,听说翻车了,死了两个,伤了一大批。事后知道,老人在车上感觉人特别多而挤,车子行的也很是不舒服,半路下车去了他女儿家,打算改天再去城里。年轻人没下来,跌成重伤。后来每每听到听那位年轻人说我很灵,还说那有一位死者真是祸该,上车时他本想让给老的一个挨着窗口的好坐位,被他一屁股抢了去,没想到翻车的时候,他从窗口跳车反而死在车下。
象上面这等事遇到过多次,事实又让我觉得祸也有能躲过的,说破的大灾并不是大灾,或许是应了我师傅的言语:说破就是化解
八字论命,仅凭时间八个字要想测准,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因为同八字的人,命运存在着差异。卦只有六十四,却能算万事,理论上也不可思议。然而还有一个求测的时空却给预测师带来一个广阔的信息能量场。客观存在的能量信息场,与预测师超乎常人的感应能力,使预测师能够完成一些预测。我理解术数之玄,玄在天人合一。翻阅辞典,百度网络,目前现代人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充其量只承认这是一种思想,好象是在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无法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我不相信世上 “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当有则有,当无不必信。
在我的研易过程中,我发现,既然有乾卦,有乾三连的象在,那就是天地人的合一。人与天地是可以勾通的,不受经验、固知所限制的人更有这个能力。有的人是不希望天人能合一的,不然他的丑事让你知道了可不好办。呵呵,这真是误会了,也小看天人合一了。要知道,真研术数的人崇尚的并不是名利官禄,他们也都是非常相信科学的人,他们最崇尚的是《易经》中的艮卦,艮其背,行起庭,不见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疑问之人事,躲都来不及,还关你屁事。何况现今以至历史上又有几人真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呢。即使真有参天合地本事,被你的诚心所打动,那也能理解你的作为是因果使然。
在快要结束这篇休闲说《易》小文的时候,突然有一位想参加我的网上六爻班的易友给我电话,电话内容提到“善易者不占”。六爻是专门算卦的,不是易经的全部,但若是真懂易经,算卦更灵验,起码会知道什么叫大象大于爻象。我的六爻课,有完整的易经实用注解,别人不觉得,我自己觉得真是宝贝。 “善易者不占”,与我今天说的内容有些关联,于是转来了以前发过的下面这段小小文。看官若不烦,不妨多提宝贵意见。
古人确有“善易者不占”的说话。为什么说善易者不占,善易者真的不占吗?周文王演《周易》可算是善易者吧,但他为了知道救命恩人武吉的死活,也当着众人的面占卜了。
“善易者不占”是有前提条件的。第一、是真懂《易经》,清楚明白易经的每一卦的含义;第二,清楚明白自己的现状,而且能够熟练地从易经上找到与现状对应的卦象。这时就不需要去占卜,而直接从易经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基础上,特别是第二个条件,不明现状的时候,善易者还是会占卜的。占卜的卦象是阴阳组合,通过这些阴阳组合的象,启发人的思维可以迷补知识上的不足,从卦象探知此事物的现状,再根据易经的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意义是重大的。
现今许多学院派人士,对占卜嗤之以鼻,一是怕被人戴上搞迷信的帽子,二是以为不占就是善易者的行为,以此行为反证自己是善易者,其实并没如此简单。《易》文化有很深奥的内含不假,但作者的意图是通过占卜的的神秘引导世人进入易道。据我的体会认为,没有走过占卜之路的人,根本就进入不了易道。更不能做到善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支传佳话,理会二五八
易经看上去与天干地支这些东西无关,但要真正入门易道,学习算卦还是少不得的一个环节。算卦是离不开干支五行的,尤其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知识。五行知识的深刻内含都包含时间与空间之内,离开时空的算卦是天方夜谭。
时间,既是一个很普通的记号,也是一个经历慢长历史的记号。人们在研究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慢慢地发现了不少规律性的东西。“天干地支”这个时间记号,就是从中国的祖先那里开始的。到目前为止,这些甲乙丙丁和子丑寅卯,现在不再是普通的记号了,现在的天干地支,已经容纳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人文等无穷无尽的科学内涵。现代的易学家(包括一些哲学家、科学家),还在继续根据现代的天文、地理、人文等信息,继续赋予它崭新的知识。干支记时,历史悠久。随着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运用,这些极简单的记时符号,已经基本成为可以觉察过去未来的神秘语言。
阴阳,不是迷信。承认阴阳学说的合理性,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阴阳,也就是毛泽东讲的一分为二。任何事物存在它的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任何问题。这些哲学观点,就是古人思想中的阴阳观。只不过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更深入一点罢了。
五行:阳为气,阴为质。气动而流行,质变而生化。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纳概括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流行与变化,水、火、木、金、土即是五行。
天干名称及阴阳属性: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也称十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天干五行及方位:甲乙东方木, 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戊己中央土。
地支名称及阴阳: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未巳卯、丑亥酉为阴。
休闲说《易》(六)

地支五行及方位: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维土。
十二地支与四季:寅卯辰月属于春季,巳午未月属于夏季,申西戌月属于秋季,亥子丑月属于冬季。
十二地支与月份关系:
古人说,斗柄回寅万事春。每一年的寅月、北斗星的把柄回头指向寅位。古人是以斗柄所指来分十二个月份的。因此北斗星的斗柄是每年正月的标致。古人把寅做为正月键,卯为二月键,辰为三月键,巳为四月键,午为五月键,未为六月键,申为七月键,酉为八月键,戌为九月键,亥为十月键,子为冬月键,丑为腊月键(明显是阴历)。
例如:正月建寅,就是寅为月建。立春之后到惊蛰之间,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因为是立春之日斗柄开始指向寅位,所以,要以二十四节气的进入立春节时刻为建寅开始,而不是正月初一开始;余仿此。(二十四节气是: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冬月大雪冬至,腊月小寒大寒。每月的前一个为节,后一个为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头天23点~1点前为子时,1点~3点前为丑时,3点~5点前为寅时,5点~7点前为卯时,7点~9点前为辰时,9点~11点前为巳时,11点~13点前为午时,13点~15点前为未时,15点~17点前为申时,17点~19点前为酉时,19点~21点前为戌时,21点~23点前为亥时。
八卦的阴阳属性:乾坤为父母卦,乾阳卦,坤阴卦,震巽坎离艮兑是父母所生的六子卦,震坎艮为阳卦,巽离兑为阴卦(阴阳卦的划分是以奇数个阳爻为阳卦,其它属于阴卦)。

八卦的五行属性:八卦的五行属性主要源于八卦的后天方位,首先四正卦兑、震、坎、离分属于正西、正东、正北、正南。五行属性自然分别是金、木、水、火了。四维有乾、巽、艮、坤分别列于四正之后。兑、震之后的乾、巽,为万物的成收之地,乾为阴中之阳,真阳,与兑卦五行同为金;巽为阳中之阴,为真阴,五行依然为木。坎、离之后的艮、坤,万物的生死之地,五行则为土。所以土五行长生于水火。
学习了解八卦的象数理知识可以复习第一章。另外,八卦的万物类象在八卦预测过程中也是需要参考的内容。这里以乾卦为例,讲一讲如何理解运用它们的万物类象。
《说卦传》、《梅花易数》都讲,乾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头、为骡马、为狮子、为大象,为天鹅,……。这些类象,只需要理解,并加以总结和归纳,不必死记,因为所列举的人事、物品,无非就是说明,乾是尊贵的、刚健的。一切相对尊贵而又刚健的人事物都可以抽象类化为乾卦。(天干类象也要如此概括地理解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还有干支纳音之象三十种,暂时不用接触,有兴趣深入了解干支学说的,可以读拙著《十干精粹》)。
其它卦也都可发如此理解总结。具体内容见《说卦传》和《梅花易数》中的万物类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4-6-10 10:47 , Processed in 0.058138 second(s), 2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