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94961|回复: 407
收起左侧

易学大师邵雍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0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代邵康节先生,出生于北宋神宗庆历年间(公元1011年,卒于1077年),享年67岁。康节先生本名邵雍,字尧夫,死后谥康节,先世河北范阳人,后移居共城(河南辉县),再移居河南洛阳,其脍炙人口之『观梅花占』即居洛阳时偶观腊梅起占而闻名,亦即流传后世之『梅花易数』。

  据说,邵康节 先生尚未通晓梅花易数之理以前,终日隐居深山野林之中,过着平静的朴素生活,潜心研习《易经》忘情物外,已不知何为寒暑了。但先生认为这仍未到达最高境 界,于是便把《易经》抄好贴在墙上,用心揣摸,俯仰皆可玩视,渐渐地先生对易理研习已比较深入,但对于易数尚未深有所得。

  一日,先生正 在午休,睡意正浓这际,突然一只老鼠跑到床前来,仓促之间,先生便用脑下的瓦枕投向老鼠,老鼠没打着,瓦枕却摔碎了。此时在瓦枕碎片 中,赫然发现有字,上面竟书写着:「此枕将与贤人康节,并于某年某日某时,击鼠枕破。」先生觉得这真是一件怪事,急忙跑到陶制这个瓦枕的老板家去个究竟。 瓦枕老板说:「从前有一个老人手中拿着一部《周易》,曾憩坐于此枕,那几行字一定是他写的。他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但我还记行他的家址。」于是老板便带着 邵康节先生一道去找那位老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老人的家,但却已是人事皆非,该老人已经过世了。幸好其家人尚在,在表明来意之后,其家人捧一册古书,对 邵先生说道:他老人家临终时曾留下话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有一位文人来访,你们径可将此书送给他,此人一定能完成我的志业!」没想到他老人家所言不 虚,今天你果然来了,请接受他老人家用一生心血所着下的书吧!」邵先生双手捧过,打开书页一看,才知这是一部谈论《易经》文章,并附有口诀和实例,根据所 言推演,甚为灵验。邵先生用书上记载的方法推演后告诉其家人:「令尊大人健在时曾把一瓮黄金放在睡床西北窖中,你可以用它来办理后事。」其家人依言而行, 果然到得一瓮黄金。先生拿着老人的易书,回到家中,终日细心研究而获益非浅。

  某日先生看见梅花树上有二雀相争,心血来潮便起卦推算,得知第二天晚上必有邻家少女因折花而损伤大腿之事。后果如先生所言。邵先生的卦卜活动从此开始了,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流传于后世称为《梅花易数》。  

  之后邵先生又陆续流传出几个脍炙人口的神占,如算落花之日为马蹄为践踏;又算西林寺匾额,知有阴人有祸;见老人有忧色而知老人食鱼之祸;见少年有喜色而知有婚娉之喜:闻鸣啼而知鸡将烹;观枯枝坠地而知其树当伐;听牛鸣而知牛当杀等。流传千古的神验奇占。  

  《梅花易数》自邵康节之后一直被视为秘传绝学,由于其起卦简单方便又断卦神验,一般皆流传于历朝文人士大夫之间,故《梅花易数》又有『君子易』之美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康节,是北宋著名的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北宋五子”,其思想和学术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易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本站推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连载,并非宣扬什么封建迷信,相反,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人生的某些启迪,开阔思路,或许还能净化心灵,规范人生呢!
  故事均选自《易学大师邵康节》一书,在此特向原书作者致谢!当然了,如果大家不喜欢,我随时可以让它载而不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苏门山

邵雍的先祖是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后来为躲避战乱流落他乡。 父亲名叫邵古,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后更加刻苦,终于学有所成,对文字,音韵卓有建树。虽读书为儒,但崇尚隐逸之风,始终没有做官。
  邵雍十二岁那年,跟随父亲来到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苏门山在那时已经成为一座名山,山上花红草绿,林深叶茂,环境幽美。山下是卫水之源百泉湖,湖中泉水喷涌,碧波荡漾。远远望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极了。正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文人学士都来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大为叹赏。有的甚至迷恋这里山青水秀,便隐居下来。
  父亲邵古领着邵雍登上苏门山,站在山顶上俯视着清澈的百泉湖水,过了好久,忽然回过头来,对邵雍说:“你听说过孙登的为人吗?”邵雍轻轻地摇了摇头。于是父亲便给他讲起了孙登的故事。
  孙登是西晋时一位隐士,为躲避战乱来到苏门山隐居。没有妻室儿女,整日与白云为伴。他住在山洞里,夏天穿自己编制的草衣,冬天披散着长长的头发来遮体御寒。他很少与外界来往,独自一人研读《易经》,困倦时就弹一弦琴解乏自娱;闲来无事,便练习口技,摹仿各种鸟叫,每到这时百鸟都汇集到他的身边。有一次,阮籍来访孙登,与他交谈,他却一字不应。阮籍只好告辞出来。等来到半山腰时,上面传来鸾凤之音,抬头一看,原来是孙登在练习口技。孙登就是这样一位啸遨山林的隐士。
    讲完孙登的故事,父亲有些向往地对邵雍说:“我所追慕的就是孙登的遗风啊!"
  就这样,邵雍和父亲便在苏门山定居下来。他们在西侧山坳里搭起一座小小的茅屋,又在山前开出一片荒地,过起耕读生活。这时,邵雍的生母刚刚亡故,家境十分困窘,穿粗布衣服,吃稀粥菜汤。邵雍每天在山中拾柴,回来后生火煮饭,奉养父亲。
  闲下来,邵雍便闭门读书。他虽然年幼,却很有志向,又很有才气。读书十分刻苦,常常是拿起书本就忘记了一切。寒冬腊月,手脚冻得生疼也不知生炉取暖,三伏天热得大汗淋漓也不知摇扇纳凉,他夜晚从不铺床放枕,读书实在困倦了,就席地而眠,这样苦读数年,学问大长。
  后来,有一天邵雍忽然叹息地说:“古人读书尚且广交朋友,而我却不闻四方之事,这怎么能行啊!” 他感到闭门读书,耳目闭塞,见识不广,所以几年之内,他渡过黄河、汾河,跨过淮水、汉水,到齐、鲁、宋、郑等地浏览山川名胜,了解风土民情,探求历史掌故。然后重返苏门山,潜心读书,渐渐地,以才学而名闻乡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 河图》 《 洛书》
  邵雍安贫乐道,勤苦好学,渐渐就以才学出了名。 当时的共城县令姓李,名之才,字挺之,学问广博,专于《 易经》 。他听说邵雍在苏门山苦读的事,大为叹赏,就亲自登上苏门山看望邵雍。
  李之才叩门而进,邵雍正生火煮饭,手中还拿着书卷。挺之赞叹地说:“早闻你志向专一,读书为乐,今日一见,果然和此! ”邵雍说:“书卷之外,别无乐趣。”挺之说:“你并非读死书之人啊!你看物理性命之学如何?” 邵雍摇了摇头笑而不答。挺之便起身告辞。
第二天,又有人来敲门,邵雍放下书卷,走过去把门打开,见外面站着一位差役。没等邵雍开口,差役便问道:“先生可是邵雍邵尧夫?”邵雍点头说:“正是。”差役从身上取下一个布包递给邵雍说:“这是县令大人送给你的请务必收下。”说完转身就走,等邵雍明白过来,早就没了踪影。
  邵雍回到屋中,打开布包一看,是一对瓷猫枕,黑白两色,塑得活灵活现,半卧着身子,眼珠瞪得瞪得溜圆,象在盯着面前老鼠。这瓷猫枕,既可玩赏,又能做枕头,炎热的夏天要是枕着它睡觉,又凉快,又舒服。
  一天晌午,天气闷热,邵雍读书疲倦了,就枕着瓷猫躺下来休息,可两只老鼠乘机出来找食吃,在地上窜来窜去,碰得锅碗瓢盆叮当直响。一会又争起食来,你抢我夺,“滋滋”乱叫。吵得邵雍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实在烦了,腾地坐起来,抓过瓷猫就朝两只老鼠砸去。结果老鼠没砸着,瓷猫却撞在墙上“砰“的一声碎了。奇怪的是从瓷猫的肚子里掉出一张纸条。邵雍下床捡起纸条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字:“因鼠而破。”邵雍心想,这字是谁写的呢?莫非是李大人,难道他先知先觉,早就料我要用瓷猫击鼠?这样寻思着,又躺到了床上,把另一只瓷猫拿过来枕上。

可是,等屋里安静下来,那可恶的老鼠又出来作乱。邵雍心里一急,心想索性这只瓷猫也不要了,我倒要看看它里面还有什么名堂。于是抄起第二只瓷猫朝老鼠投去。哗啦啦,瓷猫变成了碎片片,又露出一张纸条,邵雍拿起来一看,也是四个字:“一破再破。”落款是“李挺之。”这下邵雍可给惊呆了,想不到县令大人如此料事如神,看来他的物理性命之学真可谓登峰造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隔不久,李之才第二次来苏门山探望邵雍。邵雍恭恭敬敬地把他迎进屋内,忽然双膝跪倒,叩头施礼,说道:“学生不才,愿拜大人为师”李挺之哈哈一笑,扶起邵雍。然后从怀里取出一部《周易》 交给他。
  从此以后,邵雍专心研读《 周易》 ,简直象中了魔,白天不知吃饭,黑夜不知睡觉。他用小楷把《 周易》全部抄写下来,贴在墙壁上,抬头口读,低头默诵,每天重复几十遍。然后逐字逐句,苦心琢磨,心领神会。

有一天挺之询问邵雍可有所悟,邵雍回答说:“仍在雾中。”挺之说:“要洞彻《周易》真谛,不懂象数之学不行啊!”于是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河图》、 《 洛书》 、《 八卦》 、《 六十四卦》 图象,拿给邵雍看,邵雍把图打开观察了好久,却茫然不解。挺之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上斑点呈现规则的图形: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这就是所谓《河图》。大禹治水时,又有神龟伏于洛河,背上花纹组成图象:九纹近头,一纹近尾;三纹近左肋,七纹近右肋;四纹近左肩,二纹近右肩;六纹近左足;八纹近右足;五纹居于背中。这就是所谓《洛书》 。伏羲氏根据野兽蹄印创造了阴阳二爻,又根据《 河图》 创造了《 八卦》 ,后来演为《 六十四卦》 等图象。这些图象,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阴阳消长,物事变通,无所不包。只要掌握了它就能揽天地于心中,万事自能先知。可惜呀,秦汉以来这些古易图已经鲜为人知了。”挺之说着,脸上现出惋惜的表情。邵雍问:“那这些易图您是怎么得到的呢?”挺之回答说:“我所珍藏的这些易图源于华山道士陈抟,陈抟传给种放,种放传给河南穆修,我早年曾从穆修求学,便得此真传,如今我把这些图传给你,希望你探赜索隐,发扬光大。”邵雍听后,激动地说:“学生决不辜负先生厚望!”
 自从得到古易图,邵雍更加专心致志,整整三年没有离开苏门山每天闭门观图,探究隐微,洞察奥秘。终于悟得了先天之旨,掌握了易图的奥秘,能够定八卦方位,释造化之理,创立了先天象数学的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总是自己创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7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精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鼠而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易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岁寒松柏古栽培 雨雪风霜总不摧 异日必当成大用 功名作个栋梁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防范歹人坑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4-6-10 19:50 , Processed in 0.059874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