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681|回复: 0
收起左侧

独家专访梅兰妮·杜卿:北极气候变暖远超IPCC预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0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alt="" width="500" height="333" src="./attachments/Image/20103302223995777801.jpg" /><br />

<span style="color: #0000ff"> PIC 梅兰妮在格陵兰冰川前留影。陈子宇/摄</span></p>

<p> 梅兰妮&middot;杜卿(Melanie Duchin)<br />

Melanie Duchin来自&ldquo;绿色和平&rdquo;美国办公室,至今已为&ldquo;绿色和平&rdquo;工作了21年。她是这次北极气候考察行动的项目主任、&ldquo;极地曙光&rdquo;号上的负责人。她接受了网易新闻的独家专访。</p>

<p> 网易新闻:梅兰妮你好,&ldquo;绿色和平&rdquo;举办这次规模庞大的北极气候考察行动,邀请了众多科学家,和国际上最重要的媒体参与,你们的目标是什么?</p>

<p> 梅兰妮: 我们都知道,97年制订的《京都议定书》马上就要过期。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全球各国的元首将商讨决定下一轮的减排协议。这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假如会议最终无法达成共识,全球居民将在未来加倍承受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果。&ldquo;绿色和平&rdquo;在哥本哈根的目标是,促使美国等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实现比1990年减排至少40%;发展中国家减排15%-30%。另一方面,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预计北极会遭受气候变暖的造成影响,但我们此行将与气候学家贾森&middot;博克斯教授实地见证目前在北极发生的真实情况&mdash;&mdash;比IPCC作出的最坏打算&mdash;&mdash;还要糟糕得多。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向世界发出警告:遏制全球变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既然实际情况如此糟糕,全球各国的元首理应在哥本哈根对减排问题作出更深入的探讨。</p>

<p> 网易新闻:气候考察的地点为什么选在北极,第一阶段前往彼得曼冰川的意义又是什么?</p>

<p> 梅兰妮:在北极,气候变暖的速度要比世界其他地方快得多。冰川在融化,冰盖在逐渐消退&hellip;&hellip;可以说,在这里能更直观地看见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覆盖在格陵兰岛上的冰雪足有几英里厚,假如这些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8米。岛上的所有河口冰川(Outlet Glacier)都像彼得曼一样,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而逐渐融化崩离,越来越多的冰块因此而流入海洋。不仅如此,这些河口冰川是支撑、巩固整个格陵兰冰原的重要力量,就像香槟瓶的塞子。一旦这些冰川不复存在,覆盖在格陵兰岛上的冰雪就会像打开了塞子的香槟一样,加速流向大海。这就是我们选择彼得曼冰川作为考察地的原因。</p>

<p> 网易新闻:这次考察行动预备了多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p>

<p>梅兰妮:实际上我们从2月起就开始筹备这次考察活动。&ldquo;极地曙光&rdquo;号6月12日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出发,6月22日到达努克(格陵兰首府),24日在西西缪特接上你们(网易新闻)和博克斯教授,然后直接奔赴第一阶段考察地目的地&mdash;&mdash;位于北纬81&deg;的彼得曼冰川。假如我们顺利抵达,那将是&ldquo;绿色和平&rdquo;有史以来踏足纬度最高的一次冒险。</p>

<p> 网易新闻:按照目前的航行速度,我们看上去很快就能抵达彼得曼冰川。</p>

<p> 梅兰妮:是的。去往彼得曼的必经之路奈尔斯海峡(Nares Strait),海面通常到八月之前都是冰封的。但在今年,两三个星期之前奈尔斯海峡的海面就已完全解冻,这使得&ldquo;极地曙光&rdquo;号的航行比想象中要轻易得多。目前,在奈尔斯海峡的北部罗伯森海沟(Robeson Channel),冰封的海面在格陵兰北部和加拿大的埃尔斯梅尔岛(Ellesmere Island)之间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冰桥。然而这座冰桥随时都可能融化,届时,从北冰洋漂留而下的海冰将大量涌入奈尔斯海峡,它们非常厚,非常危险,很轻易就能把船撞毁。假如不幸发生那种情况,我们只能躲进卡纳克(Qaanaaq)四周的海湾,或者原路返回,以致于无法完成探险。所以,&ldquo;极地曙光&rdquo;号目前正与时间赛跑,争取在罗伯森海沟的冰桥融化之前,全速赶到彼得曼冰川。一切顺利的话,我们28日就能抵达。</p>

<p> 网易新闻:假如我们最终抵达彼得曼,&ldquo;绿色和平&rdquo;将在那里开展什么样的工作?</p>

<p> 梅兰妮:卫星图像显示,彼得曼冰川的最前端存在几条巨大的裂痕。去年7月,其中一条裂痕裂开,以致面积30平方公里、重达100万吨的&ldquo;冰岛&rdquo;从冰川崩离。而今年,贾森&middot;博克斯教授非常肯定另一条裂缝将会在7月3日至15之间裂开,届时,面积三倍于去年的巨大&ldquo;冰岛&rdquo;将崩离。我们要做的是抵达彼得曼,事先在四周设置好摄像机,然后静待崩离一刻的到来。假如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将拍到最震撼的影像,然后离开。但在北极这种地方,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假如罗伯森海沟的冰桥率先融化,或者发生其他什么意外,我们只能见机行事。</p>

<p> 网易新闻:除此以外,考察队伍在格陵兰还可以做点什么?</p>

<p> 梅兰妮:假如走在格陵兰的冰原和冰川上,你会发现在冰雪里含有一些黑黑的,脏脏的东西。这很有可能来于自美国、中国还有世界其他地方的汽车尾气。它们被排放进空气中,逐渐向北移动,最终附着在格陵兰的冰原上。冰雪以往是纯白的,现在却变得越来越脏。这些炭黑会降低冰雪对阳光的反射率,使冰雪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加速融化。我们会尝试带走一些冰雪,希望通过化验结果来证实上述观点。</p>

<p> 网易新闻:请介绍一下和我们一同前往彼得曼的科学家贾森&middot;博克斯教授。他的研究在哪些领域具有权威性?</p>

<p> 梅兰妮:博克斯教授早在2005年开始就和&ldquo;绿色和平&rdquo;有所合作。他的研究方向是气候与冰川学,自1994年起曾经16次踏足格陵兰进行气候考察。他一直以来在冰川四周放置时延摄像机,拍摄记录并研究冰川的流动、融化速率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博克斯教授也是07年IPCC气候变化报告的作者之一。就研究格陵兰和彼得曼冰川而言,他是最正确不过的人选。要是我说,全球变暖后果很严重,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但这话要是从贾森&middot;博克斯的嘴里说出来,就会显得相当重要。</p>

<p> 网易新闻:你是如何邀请到这些科学家,与&ldquo;绿色和平&rdquo;一起展开考察和研究的?</p>

<p> 梅兰妮:因为我长时间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所以积累下了一些科学家的联系方式。我发Email、打电话,告诉他们&ldquo;极地曙光&rdquo;号将要去北极作气候考察,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参加,同时也恳请他们将消息告诉其他感爱好的科学家朋友们。</p>

<p> 网易新闻:科学家对气候变化所持的观点会是你们发出邀请的重要依据吗?</p>

<p> 梅兰妮:我对科学家们阐述了&ldquo;绿色和平&rdquo;的目标,我们希望提供&ldquo;极地曙光&rdquo;号成为他们研究的平台。但我从未要求过他们一旦上船就必须说气候变化有多糟糕,我会花时间和这些科学家们聊天,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当然,假如我打电话过去,对方开口就说不在乎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或者张口就骂&ldquo;绿色和平&rdquo;是笨蛋,我们肯定也不会去请他。但十分幸运地,我们联系的每一个研究极地气候的科学家都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意义,不需要我多费唇舌去解释全球变暖倒底有多糟糕。</p>

<p> 网易新闻:现在看来,舆论对这件事的态度已有所转变。人们关心的不是全球变暖是否存在,而是如何才能遏制它继续恶化。</p>

<p> 梅兰妮:是的。我记得在1997年,也就是《京都议定书》制订的那一年。&ldquo;绿色和平&rdquo;筹办各种项目的目标是为了让&ldquo;全球变暖&rdquo;这一概念更多地见诸报端。我们当时希望媒体能把&ldquo;化石能源&rdquo;(煤炭、汽油等)和&ldquo;全球变暖&rdquo;放到同一个句子里,使更多人知道它们之间的关联。12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p>

<p> 网易新闻:可否介绍一下彼得曼之后另外几个阶段考察的内容?</p>

<p>梅兰妮:在第二阶段,我们将邀请闻名的海洋学家随船前往格陵兰东南部的Sermilik海湾,进行海水温度的研究。希望借此能帮助解答2个问题:气候变暖是否会改变洋流,使更多暖和的海水向北流动,并抵达格陵兰?假如真是那样的话,这对格陵兰冰川的融化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三阶段,我们将在八月底到九月前往格陵兰东北部的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丹麦语,意为七十九冰川)。它地处北纬80&deg;,要到那儿十分困难,因为来自北极的海冰很轻易就会将船死死困住。假如我们成功抵达,海洋学家们将展开水温研究,同时寻找是否会有暖和的洋流流经如此高纬度的地方。另外,这条冰川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底部深入至海平面以下500米,一旦最前端的冰川崩离,暖和的海水将从缺口涌入冰川底部,从下至上加速冰川的融化。最后,我们将在九月份越过大西洋到达挪威沿岸,届时英国学者彼得&middot;瓦德姆(Peter Wadhams)将加入我们,开展对海冰及其融化速率的研究。因为海冰对北极熊非常重要。没有海冰,北极熊无法抓到海狮作食物;或者北极熊在寻找食物的途中因为没有落脚点(海冰)而累死、淹死在水中。据统计全球目前仅剩20000-25000只北极熊,它们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全部灭绝。</p>

<p> 网易新闻:除去这次北极气候考察,&ldquo;绿色和平&rdquo;还将在哥本哈根大会之举办哪些活动,为拯救全球气候作最后的努力?</p>

<p> 梅兰妮:&ldquo;绿色和平&rdquo;将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气候变化策划15个大型的项目。除了前往北极考察气候,我们还会派船到太平洋上的小岛,它们随时都可能因为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在地图之中;我们同样会派人前往喜马拉雅山脉对那里的冰盖进行研究。因为喜马拉雅对四周的亚洲国家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很多河流都起源自于此&hellip;&hellip;我无法一一细数这些项目,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我们确实会有很多大动作,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网易新闻特派记者陈子宇 发自格陵兰奈尔斯海峡)</p>

<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2-6 01:07 , Processed in 0.028153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