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677|回复: 0
收起左侧

政协委员呼吁北京设立“素食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丨><FONT style="FONT-SIZE: 12pt"><STRONG> </STRONG><IMG src="./attachments/Image/201033022232110477801.jpg" border=0><BR></FONT></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WIDTH: 233px; HEIGHT: 181px; TEXT-ALIGN: center" height=141 src="./attachments/Image/2010331859747877801.jpg" width=175 border=0></P>

<P><BR>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BR><BR> 一位哲人说得好:“人类的伟大与其说是善于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善于改造自己”。节能减排,不仅要从生产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国际合作层面入手,还要从生活层面、消费层面、从日常陋习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克制上入手,这做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谈何轻易!用孙中山的话就是:“知难行易”。<BR><BR> 2009年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吹响了全球减碳抗暖的集结号。为了抑制气候灾变,履行责任,温总理亲赴丹麦代表中国政丨府高调出席大会。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当即承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丨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减碳决心上令世人刮目相看。 <BR><BR>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同时也是消费水平很高的大都市,其中市民肉类的年均消费为60公斤,20%的人群高达70公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宾馆饭店宴会密集,几乎是有会必宴,有宴必肉,多数人还信仰“无肉不成席”的陋习,不少人还误将吃肉作为营养和体面的象征。但与消费大量肉类并存的是各种病患的上升。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吃的热量过高,运动又过少,导致文明病频生,身体超重普遍,这个现象与提前进入富裕社会的西方世界异曲同工。究其缘由,很简单,发达的肉食生产与生活方式所致。北京各种规模的养殖场300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3500个,其中养猪场1300多个,年存栏生猪260多万头,鸡场1000多家,年存栏360多万只,此外还有20万头牛)。在满足菜篮子和吃肉丨欲望的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粪污和废水的排放,北京的畜禽年均产生粪尿800万吨,污水1590万吨,肉类生产更排放着大量的氨、恶臭污染和温室气体,肉乃碳排放高度密集的商品,每吃1公斤牛肉的碳排放量是36丨.4公斤,减碳首当减肉。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能否及早踏入“低碳社会”,从我做起,从“素”做起,痛改前非,摒弃肉食,成为引领全国低碳生活方式的先锋。 <BR><BR>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非凡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减少社会生活领域对能量与物质的消费、减少垃圾与废弃物总量,实现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崇尚简单生活、减法生活,不以物质占有为荣,而已奢华浪费为耻。“低碳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位社会成员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自觉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改变陋习,从“素”做起。 <BR><BR> 首先应知,过度畜牧业等于过量碳排放。据联合国2006《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报告披露:人类活动产生一氧化碳的65%来自肉食;产生甲烷的37%来自肉食;全球6丨4%的氨排放来自肉食;氨则造成了酸雨。甲烷是极其重要的非CO2温室气体,畜牧业产生了甲烷的最大来源,无疑,肉食产业是温室气体的元凶。表面的粪肥污染也足以令人头疼,一头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养殖场就是一座污物排放场和巨大碳排场。一只鸡日产风干粪便0.1公斤,一万只鸡年产粪便就是3600吨;一头牛日产粪便19公斤,一百头牛年产粪便就达6丨84吨;一口猪日排粪尿5公斤,一千头猪年产2000吨;假如水冲,则日产污水25吨,年排放污水达到一万吨。而少吃一斤猪肉,相当于每人天天节能0.28千克的标准煤,减排0.7千克的二氧化碳。 <BR><BR> 其二,过去,我们熟悉到小排量出行可缓解大气污染,但食肉产生的温室气体远远甚于交通工具的排放。据联合国《牲畜的巨大阴影》,科学家已经证实肉食对人类、动物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有极大的负面作用。由于人们对肉、奶需求的上升,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量的18%,(而交通工具排放量为13-14%),超过了全球所有车辆、飞机、船只的总排放量。另外,动物排泄物产生甲烷比交通工具产生的多23倍;全球氨的排放几乎三分之二是来自牲畜。畜牧业是人为造成的世界最大的甲烷来源。过量的肉食导致了严重的气候与环境问题。据德国生态经济研究所:肉食者年造成碳排放相当于车行4758公里;茹素则碳足迹减少一半。英国物理学家《在解决京都意向书的根本之道》中莫尔认为:解决全球暖化的根本之道是停止肉食。安居简行,莫如少肉减碳,实践减法生活。<BR><BR> 其三,过度肉食易于导致身体超重和患病几率。几年前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城镇居民男性超重率52%,肥胖率7%,但肥胖是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元凶,过去的10年,亚洲糖尿病患者就增长了57%;每增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几率就将提高14%;缺血性中风危险提高16%。每增肥1公斤,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加5%。目前已知人丨兽共患病140余种,大多因食其肉或过分亲密接触所致。吃素则不必担心所食之物的死因,避免了病(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非典等)从口入。据2009年10月24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现行畜牧业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高层论坛透露: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80%都是来源于动物,而在所有的动物传染病中,有50%是可以传染给人类的。肉食产业的另一真丨相是连年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荷尔蒙、杀虫剂、抗生素、不断威胁着市民的健康。不谋全局不足以某一隅,不谋万世不足以某一时。尽管发展肉食生产可以提升政绩,增长GDP,这是小善,但赔掉的是国土生态安全和市民健康指数。为了生态安全、市民健康,理应减少肉食。 <BR><BR> 其四,低碳素食的生活方式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护生惜物、慈悲为怀、好生之德、知足常乐、恬淡无为、返璞归真不谋而合。实践素食,也是社会公平的需要,目前全球有10亿饥饿人口;中国有4000万贫困人口,他们面临的问题是食不果腹,而我们却为了口腹之欲耗用将近50%的粮食用作饲料维持肉食产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理解,吃肉只是为了解馋,为了口腹之欲,切莫为了当代人的口腹之欲,剥夺后代人的口腹之需。 <BR><BR>由此我呼吁和建议: <BR>1、宣传部门首先应理性对待素食文化,塑造简易可行的低碳“生活模式”和人文环境,熟悉到循序渐进地“肉食改蔬食”的意义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对抗全球暖化!应知,素食为节能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为减碳提供了相当的潜力。我们每人天天吃素一天就可减排二氧化碳4.1公斤,而减碳4.1公斤就相当于180棵树一天CO2的吸收。所以,吃素等于减排,等于绿化,等于环保。我们个人在克服口腹嗜好上的小改变、小作为,会带来全民健康的大变化、低碳社会的大贡献,素食既为北京的碧水蓝天做贡献,为解决粮食危机的隐患做贡献,更为国家承诺的“节能减排”做贡献。 <BR><BR>2、食肉与病,如影随形,吃肉程度越高,文明病比例越高,医疗卫生部门应对此类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应对措施。吃素减碳又减病,利国更利己。一战期间,丹麦遭到联军封丨锁,为了应对粮食短缺,1917-1918年全国300万国民被迫素食,意外的结果是,全国人口的死亡率比过去的18年以来竟一下降低了34%,这个素食实验给我们的启迪是“肉非营养,胖非健康”,所以,引导市民改变陈旧饮食观念,倡导科学消费,势在必行。 <BR><BR>3、树立“低碳”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从保障干部健康和作风廉洁入手倡导素食。各级政丨府部门和广大干部应带头推广素食,肉食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豪华消费”、“面子消费”在作怪,于反丨腐倡廉相悖,而茹素不仅树立了节俭意识,倡导了节俭消费,也有利于各级干部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BR><BR>4、北京市政丨府应成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要运用自身强大的感召力引导首都市民科学消费、理性素食。比利时根特市2009年5月公布,每个周四为“素食日”,成为西方第一个吃素一天的城市。美国辛辛那提市于2008年制定“气候行动计划”,决定将减少肉品生产作为遏制气候变化的重点。中国的减排行动不逊于任何国家,北京的减排行动也应不逊于世界任何城市。北京应从减碳举措和产业优化入手,停止对肉食生产的补贴,使其向植物性生产领域转产,逐步取消非自然牲畜的养殖,制定调整有利于“低碳”社会的农牧业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在全国率先设立“素食日”(建议在每月的10日,寓意为素食日),使北京早日进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社会。 <BR><BR>——038号委员 郭耕<BR><BR>  <FONT style="COLOR: #800000">郭耕,闻名环境教育和动物保护科普作家。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自然之友前理事、自然之友会员。现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副主席、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北京团市委科普顾问、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曾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 2000年全国环保界的闻名奖项“地球奖”、“福特汽车环保奖” 、“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北京市政协优秀提案”获得者等奖项,及“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劳模”等荣誉称号。2002年被北京科技周组委会评为“科普大使”。 多次为中心电视台“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译写脚本。著作有《世界猿猴一览》、《猿猴亲子图》、《灭绝动物挽歌》、《鸟语唐诗300首》、《鸟兽的绝唱》、《鸟兽物语》、《鸟兽悲歌》、《兽殇》、《天地狼心》等。现为绿色北京演讲团成员和中科院科普演讲团成员。</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2-6 01:07 , Processed in 0.028113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