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注度不断升温,舆论大乱,一方面是肉类工厂大呼恶意中伤,一方面则是厄普顿·辛克莱们不断证明,最终催生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直接影响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客观地说,厄普顿·辛克莱并不是第一个揭露肉类加工黑暗,但是他却在必要的时机以必要的方式触发了一场必要的革命。站在大时代来看,这也是美国“拍粪运动”大潮的镜像。20世纪初的美国,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急剧发展之下,各种社会矛盾与阶级冲突在所难免,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媒体监督与公众参与、政府介入的形式最终得以逐渐化解。 对比我们的生活,从地沟油到结石奶粉,戕害从成人到孩子,无须列举种种劣迹,国人自当明白每日饮食背后的惊悚真相,这是太平年间,却令人质疑基本的安身立命也成为奢望。有人戏谑,如果厄普顿·辛克莱来到中国,恐怕到死也不缺素材。但是也有希望。回望不到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儿童权益仍待保护,妇女投票更是遥不可及,大众的不满情绪也曾喷涌不休。然而只要向善而行,社会可以渐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