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s/Image/201041923551221777801.jpg)
别名:
外形呈铰链形,故又称“铰链棒”。
形态特征: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食品,有甜、咸两味之分。目前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崇阳县与天津,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而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麻花是以面粉,冰糖,植物油,等作配料。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老中幼皆宜,回味无穷。正如俗话所说的“嚼着惊动十里人”。
营养成份:
麻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每100克麻花含: |
热量524.0 |
碳水化合物53.4 |
脂肪31.5 |
蛋白质8.3 |
纤维素1.5 |
胡罗卜素 |
维生素E21.6 |
烟酸3.2 |
硫胺素0.05 |
核黄素0.01 |
|
|
镁67.0 |
钙26.0 |
锌3.06 |
铜0.23 |
锰1.01 |
钾213.0 |
磷136.0 |
钠99.2 |
硒7.2 |
制作指导:
材料:
面 粉 1kg 水 350g 发孝粉 20g 冰煻 100g 植物油 50cc 砂 糖 160g 小苏打 5g
制作方法: 1、除面粉外全都放入水中,使之化开,小苏打与发孝粉最后放入。冰糖不好化,可把容器放在温水里。 2、把上述材料倒入面粉里和均,调制成面团,分3块,外表抹上油,盖上湿毛巾后,放置50分钟以上。 3、成型:将面团开块,切成适当大的小条,逐只搓成约50~60厘米长的细长条,要求粗细均匀。用双手按着左右两端搓上劲,把两端悬空提起合拢,会自动拧成麻花状,抓住合并的一端,另一端再搓上劲后,再双起搓成四股铰链状,把接头处揉在一起。即成生坯。生坯要求长短均匀。操作时双手沾点油,注意是搓长,而不是拉长。 4、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炸至呈枣红色,且用筷子夹住麻花中间时,麻花体直不弯,即可捞起。
麻花趣闻:
1、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销售,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2、天津麻花,又称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3、伍佑麻花
伍佑风味名点。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相传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时,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大获赞许。伍佑镇上“五云斋”、“董大同”、“房裕升”等茶食店都是经营此物的百年老店。由于用料讲究,工艺求精,素以香、甜、酥、脆闻名。加之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色泽赤红鲜亮,入口油而不腻,甜中有香,成为居家、旅游、馈赠佳品。今又增添了精美辅料,使色、香、味更突出,年产量猛增到数万斤,已获省优质产品合格证书。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麻花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属油脂类、高热量食品, 孕妇、高血脂症、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精选妙藏:
颜色要求金黄或深黄,外表糖粉无溶化现象。外形应瘦长均匀,中段在四绞以上。食感松脆,无软韧现象。含水量要求在10%以下。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