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704|回复: 1
收起左侧

黄芪米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料:黄芪,水,粳米,水
制法:每次取黄芪20克左右,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煮至米花汤稠为度,食时可加红糖少许,每早晚温热各服一顿,7~10天为一疗程。
效用: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黄芪粥在《冷庐医话》等书中已有记载,是用黄芪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益气健脾,升阳补中,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阴挺,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痈疮肿毒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脾阳虚弱,面目浮肿,小便不利,气短心悸等症。
说明:黄芪甘温,功在脾肺、补脾益气中,并能升举阳气,且能外达肌表,故既能补气升阳以举陷,又善补气固表以止汗,补气以生血,又能鼓舞正气,以托毒生肌,温运阳气,以利水消肿,与甘平粳社为粥,大大加强了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的功效,凡脾肺气虚,少气懒言,食少便溏,或中气下陷,胃下垂,子宫脱垂,或表虚不固,自汗、盗汗等均有良效。因黄芪有健脾利水作用,所以,食用苋芪粥,对因脾阳不振、四肢、头面浮肿之症,亦有效果。黄芪不但可以温中补虚,且能外达肌表。因此,长期食用黄芪粥,对痈疮肿毒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收不外症,也有辅助治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大凡外科疮疡肿毒之症,均为湿热痰毒之症,必须忌食辛煎炙热,或鱼肉荤腥之品,在患病期间,如以黄芪食之,岂不妙乎。本品含有生物碱、汗酸、胆碱和氨酸等成分,药理证实,它有强主、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有中毒或疲劳的心肌,则功效显著,并可扩张血管,有改善皮肤血循环的作用;能利尿降或压,闭塞皮肤的分泌孔,而起到止汗的作用。同时有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使X射线引起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病理现象迅速复常。此外,本品可增加人的抗体、搞高免疫力。近来临床证实,它可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的减少。对治疗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1.贡芪有生、炙两种,生者偏于走表,重在固表止汗,托毒生肌;炙者偏于走里,重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故在制作时,根据各自临床不同而选其生、炙黄芪煮粥;2.凡感冒发热期间或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发表于 2010-6-12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一个有慈悲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4-21 07:45 , Processed in 0.070838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