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6|回复: 1
收起左侧

远离大肠杆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5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肠杆菌

  一下子说是西班牙黄瓜,一下子说是德国芽苗菜,究竟是什么食材是受大肠杆菌污染?

  直至截稿为止,我们只知道这次闹得人心惶惶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由两种大肠杆菌变种而成——“超毒大肠杆菌”!然而,德国政府抓破头皮,至今仍找不到源头。

  在德国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已经导致25人死亡,2325人在德国受感染,至于欧洲国家,感染病例仍处于100起左右。

  虽然疫情目前未蔓延至本地,不过多了解它一点绝对无妨。

  寄生于大肠内的细菌

  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称为E.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和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

  一个人天天平均从粪便中排出超过1000个大肠杆菌。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里,因大肠杆菌在粪便中数量极多,因此常用来作检查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标准。

  大肠杆菌一般上不会对人体有害,然而一些菌株,例如这次在德国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经过变种,却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比如生的蔬菜,或烹调不彻底的绞碎肉制品和原料奶等传染给人类。

  据报道,生吃蔬菜以前曾多次在世界各地,引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最大规模的一次,是1996年发生在日本,有17人因生吃遭O157型大肠杆菌感染的萝卜芽后患病死亡,约9500人发病。

  避开未经煮熟食物

  在新加坡,受访医生表示,近10年来,本地只是偶然出现零星的大肠杆菌病例,并没有严重至疫情水平。

  不过,在欧美大肠杆菌疫情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医生都建议,目前最好避免生食蔬菜。

  陈笃生医院传染病中心医疗主管梁玉心说:“吃生食或沙拉是个人选择,但在情况还未明确下,最好能避免生食或吃产地不详的蔬菜,不管它们是否可能受污染、不干净或预备方式不对。”

  莱佛士医院传染病专科顾问梁浩楠医生说,细菌在摄氏70度以上才能被消灭,因此最好是避开未经煮熟的食物。假如厨房的卫生措施差的话,食物也可能受到污染。假如患者上厕所后没有洗手,大肠杆菌也可能经口粪人传人。

  梁浩楠说:“虽然照目前情况看来,似乎只有德国蔬菜受污染,可是我想利用这次机会,吁请所有处理食物的人,务必要在预备过程中,确保所有蔬菜和肉类保持最高的卫生水平,无论它们来自哪里,一定要把蔬菜和肉类彻底煮熟。”

  这次疫情病征与往年不同

  大肠杆菌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血性腹泻,病人还可能出现发烧和呕吐。此病症潜伏期介于3天至8天,平均为3天至4天。大多数病人10天内康复,但是有少数病人的染病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例如溶血尿毒综合症。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特点是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估计10%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可发展为溶血尿毒综合征,病例死亡率为3%至5%,其他病人则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中风和昏迷的现象,或患上轻型的慢性肾病。

  值得注重的是,这次发生在欧美的大肠杆菌疫情与过去的有些不同,非凡是在患者的年龄层和性别方面。

  以往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例,最高发病率出现在1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所占比例较低,而且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不过,这次疫情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重症患者中,18岁以上的人高达87%,女性占68%。此外,死者当中有超过八成是女性。

  传播途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成人排泄物中存在大约一周或少于一周,但是在儿童中存在的时间更长。此外,农场也是被确定可能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高风险场所。

  控制和预防方法

  要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必须在食品链的所有阶段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从农场的农业生产到加工、制造以及在商业机构和家庭环境中对食品的制作。

  实际上,消灭食品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进行杀菌处理,例如加热或照射。

  为防止德国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入侵本地,农粮与兽医局已加强把关,对所有从欧盟进口的绿叶蔬菜、黄瓜和番茄实施“扣押检查”(hold-and-test),只有当检查证实蔬果没有被污染后,才答应这些蔬果在市面销售。

  从欧盟进口的蔬果目前只占我国进口蔬果的2%。农粮局透露,新加坡进口的欧盟蔬果包括番薯、洋葱、番茄、青葱和生菜等。

  另一方面,卫生部也已提醒所有医院和医疗人员加强警惕,一旦发现任何疑似跟德国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相关的病例,必须立即通知卫生部。

  卫生部也劝请那些预备到访德国的国人要维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生吃蔬菜,要确保食物完全煮熟后才食用,这是因为食用受污染牛肉和未煮蔬菜是感染大肠杆菌最常见的原因。那些从德国回来后出现腹泻和肚子痛症状的人,应立即求医。

发表于 2011-6-2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点害怕这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2-6 15:03 , Processed in 0.028467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