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442|回复: 1
收起左侧

饮食之际须感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有人饭前必行感恩。或双手合十,或举碗齐眉,或者默念祈祷词,态甚恭敬。但完毕以后,一旦开吃,就边吃边与同桌人大声聊天,或忙于挟菜照顾应酬,此时的心情已经完全他顾,饭前的感恩早已束之高阁,忘于脑后了。对于这些朋友来说,吃饭时的感恩变成了一种饭前的仪式,而不是一种心境。

  为什么饮食之际的感恩必需要专注于饮食? 当你怀着感恩的心态,享用你的一份食物,你进食时际的感恩才能真正与上天沟通,你对别人的感激心情才能为他人所感受。更为重要的是与植物的沟通。进食过程中细细嚼,慢慢咽,默默地体会植物做出的奉献,感受植物的加持力,体验生命之力进入身体的感觉。在感恩的同时,自己身心两方面都得到了收获。

  本文的题目是‘饮食之际须感恩’,而不是‘饮食之始须感恩’。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才是正确的饮食之际感恩?下面将探讨这些问题。

  为何在饮食之时须感恩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依靠社会上很多人的努力帮助,所以佛教提倡要上报四重恩。我们活着一天,都要依靠很多人为我们提供生命所需,所以我们应当感恩。

  饮食也是如此,我们人要延续生命,需要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没有农民的劳作,没有运输、销售等各方面人员的协作,我们怎么能得到各种各样的食物?所以,我们在饮食之际要感恩,感恩一切为我们的饮食付出了劳作的人。而更重要的是:作为食物的主体,植物为我们做出了奉献,这是我们必需铭记在心的。

  我们更要感恩上天,让一切自然界和社会条件都能按序运作。阳光、空气和水是万物生长之本,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就不会有我们的食物,也不会有我们的生命。但这一切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充分拥有的。所以要为我们现在能拥有这一切而感恩。

  我们非凡要感恩植物的奉献。我们人要生活,要工作,要修行,要承担来这个世界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需要有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正是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精力,提供了能量。饮食的过程,是植物对我们奉献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要向植物感恩。

  植物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有二,一是为世界上的动物和人提供食物作贡献;二是繁衍后代,延续自身物种的生命。大多数蔬菜都是一年生的,假如无人去收割,在秋萧冬寒的季节中,蔬菜也会自己死亡。反之,一株植物假如有人去修剪,及时采撷成熟的果实,当年只会激发更多的产果,获得的种子在来年也会有更好的收成。从这个角度去看,植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赋予加上委托’的关系,植物赋予人以食物,人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扩大种植以完成植物的委托。

  虽然说:人作为一个整体与植物有以上所说的‘赋予加上委托’的关系,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农民,只是单方面地享用了植物的赋予,所以更应该在进食时想到植物的贡献。

  其实,植物对人的奉献不仅仅在于物质上提供了食物,补充了营养,植物的这种奉献对于人心灵上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与植物的情感交流,是无法体验到的。

  肉食者不会想到去感恩,感恩也是无意义的

  肉食者认为吃动物肉是天经地义,根本不觉得有感恩的必要。假如肉食者真的想对被杀来吃的动物感恩,也是没有意义的。古人用“食肉寝皮”来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体现了无可调和的尖锐矛盾。现在,肉食者既食用了动物全身的肉,又寝了动物的皮(牛皮凉席,皮大衣},彻底地伤害了动物。作为一个被杀的动物,这股怨愤的心情岂是食肉者一声道歉或者一番感恩可以平复的? 何况动物生前在工业化饲养场中饱受各种煎熬,还在幼年或者中年时就被杀戮。

  有人说:基督教也有饭前感恩的祈祷。虽然早期的基督教徒按照耶稣的教导奉行素食,但流传至今,基督教徒对食用肉、鱼、蛋、奶已经毫无禁忌,是典型的杂食者。那么,怎样看待基督徒的饭前感恩祈祷? 耶稣说:“不可杀生!”耶稣又说:“看!我已给你们各样的植物,并萌出种子,遍布地上。每一棵树的果实都生出种子,这是你们的粮食。” 耶稣又强调说:“但肌肉与血液是用来活泼生命的,你们不能吃。” 又有戒律:‘不可杀害生命。’很明显,基督教主张的可供人们食用的食物是“植物、种子和果实”,食用肉类违反了‘不可杀害生命’的戒律,在食肉的同时去感恩上帝的赐予说轻点是一种‘无知’,假如是知道了戒律,还要去吃肉,那就是‘明知而故犯’了。

  本文讨论的是素食者的感恩,需要强调的是,素食并非佛教徒的专利,基督教徒也应该是一位素食者的。或者说,一位持素的基督教徒,他的感恩才真正符合耶稣的教导,才能真正通向上帝。

  饮食之际感恩不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心境,应该贯穿饮食全过程

  有人饭前必行感恩。或双手合十,或举碗齐眉,或者默念祈祷词,态甚恭敬。但完毕以后,一旦开吃,就边吃边与同桌人大声聊天,或忙于挟菜照顾应酬,此时的心情已经完全他顾,饭前的感恩早已束之高阁,忘于脑后了。对于这些朋友来说,吃饭时的感恩变成了一种饭前的仪式,而不是一种心境。也有的人即使是独自进食,却是边吃边看电视,或者浏览报纸。说是在吃饭,实际上心情完全被电视或者报上的内容所左右,哪里还有可能对被进食的植物去沟通?本人也有吃饭时爱看电视的习惯,累戒累犯。有过几次,坚持不看电视,专注于饮食,效果真的很不一样。

  为什么饮食之际的感恩必需要专注于饮食?当你怀着感恩的心态,享用你的一份食物,你进食时际的感恩才能真正与上天沟通,你对别人的感激心情才能为他人所感受。更为重要的是与植物的沟通。进食过程中细细嚼,慢慢咽,默默地体会植物做出的奉献,感受植物的加持力,体验生命之力进入身体的感觉。在感恩的同时,自己身心两方面都得到了收获。假如你边吃边大声喧哗,假如你心中想着一大堆与饮食无关的事,你是不可能有这些体会的。

  其实,古人早有食不语的说法。“食不语,寝不言”,出自《论语·乡党》。孔夫子此说主要是一种礼仪,至多可理解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修身养性的品行。因为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可以避免影响到消化。

  佛教把‘食不语’提到精神专注于饮食的高度。佛陀在《五分戒本》中这样要求比丘们:“不含食语应当学”以及“一心受羹应当学,一心受饭应当学。”说明进食是重要的事,不可马虎。“食时知味”是佛陀在教禅定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这是考量一个人的精神是否专注集中的重要标准。食不语让你从中细细体味粮食生产之不易,万物存在之美好,悟道人身与万物本为一体。

  食际感恩是回向,是心灵的交流

  自己吃的时候要生惭愧心,对这些食物要生感恩心。

  ‘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用餐时感恩不仅仅是付出,感恩功在世间,利在自己。

  假如你在喝咖啡之前,对咖啡说:“谢谢你,我爱你。”据说,如此咖啡就没有副作用了。

  作者:合 川

发表于 2012-10-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似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2-6 06:51 , Processed in 0.029923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