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個力這麼傳遞會達到一種什麼樣的效果呢?先從其卦序的結構來講:其對面卦的卦序相加再加中5為:
+ +5=9+1+5=15; + +5=2+8+5=15;
+ +5=4+6+5=15; + +5=7+3+5=15。 再看其橫向卦序相加為:
+ + =4+9+2=15; +中5+ =3+5+7=15;
+ + =8+1+6=15。 豎向卦序相加為:
+ + =4+3+8=15; +中5+ =9+5+1=15;
+ + =2+7+6=15。
對面及橫平豎直各卦序數相加其和均為15。從數字結構上看它是平衡的。 後天八卦方位為什麼這麼來安排?咱們再看看它的卦及卦中一些陰陽爻分布情況是什麼規律?先看看陽卦序數之和: + + + =6+3+1+8=18;
再看看所有陰卦序數之和: + + + =2+4+9+7=22。
陰陽卦序數之和不相等,不平衡。 通過內部“粒子”的“碰撞”(前面講的先天八卦分布的內部是波動性)達到整體的平衡。這種粒子性的“碰撞”類似物理學中的“布朗運動”。也就是說,後天八卦分布結構的內部運動及變化,是為了達到整體的平衡與穩定。 你辦事過程中間,如能尋找到一個好的合局的話,事情就容易成功。比如:今天在開會講座問題,你就可以把後天八卦方位分布往會場上這麼一平鋪。如果一個人在這個位置( )上發言。他發完言後,一定是( 位上)這個人發言。緊接其後往往又是這個( 位上)位置上的人發言……以此類推發言下去,特別有意思。隻要是這次會開得好,最後做出的決議是比較統一的,往往都是按照這麼順序規律發言的。你要是用易學規律注意觀察分析周圍的事物,就會發現周圍的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自主不自主地符合了易學規律。然而在一天的時間里,不同的時辰中,這種場力的傳遞都在“無時無刻”的不斷地變化之中,不是固定不變的停留在某個位置上,但都非常有規律性。不是說這些方法光是在紙上批來算去的,而是這些規律就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周圍。因此“易”中說“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之道鮮矣。” 看到沒有,整個系統(通過前面舉的開會發言的例子)內部運動(發言)的目的,是為了保証整體大局的平衡與穩定(和諧及達到共識)。這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思想方法。隻要事物不符合這個規律了,那事物本身就不穩定不平衡了。不平衡不穩定了你馬上就得按易學規律想辦法尋找造成不穩定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後你利用易學中場的平衡理論規律馬上去調整,就能夠使事物整體重新達到平衡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