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楼主: 居易俟命
收起左侧

四库本《京氏易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汉书?魏相传》载:?<BR><BR>  (魏相)又数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奏之,曰:……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司下土。 <BR><BR>  与此相似的内容可在《淮南子?天文训》中见到: <BR><BR>    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牧,执矩而治秋。……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日壬癸。 <BR><BR>  《淮南子?诠言训》又载:? <BR><BR>    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日长其类,以侵(渐)相远,或热焦沙,或寒凝冰。<BR><BR>而帛书《易之义》篇云:<BR><BR>    《易》曰:“履霜,坚冰至。”子曰:“孙从之谓也。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BR><BR>  《汉书?艺文志》载有:《古五子》十八篇,《淮南道训》两篇。《古五子》十八篇,颜师古注:“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而《淮南道训》两篇,则是淮南王刘安聘请懂易者九人所作,又称《淮南九师说》。《淮南子》中的易学内容当参考它而来。故而,魏相采奏的《易阴阳》很可能与《淮南道训》两篇及帛书《易》同属一系。?<BR><BR>  可见,“以阴阳说易” 的著作在汉初就有,甚至追溯到战国时代,“以阴阳说易”也较普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阴阳家邹衍。据《史记》载: <BR><BR>    (邹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BR><BR>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评论阴阳家说: <BR><BR>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张宴注:八位,八卦也;十二度,十二次也;二十四节,就中气也;各有禁忌,谓日月也。 <BR><BR>  另,据《晋书?束晰传》,晋代汲冢出土的战国竹简《易》,其中就有《易繇阴阳卦二篇》,而《春秋经传集解后序》杜预补充说“别有《阴阳说》。” 故刘大钧先生指出,《庄子?天下》篇 “易以道阴阳”,恐非仅对今本《易传》而言,当是对战国时“以阴阳说易”此普遍风气所作的总结。?<BR><BR>   “以阴阳说易” 中的“阴阳”主要指阴阳消长之气,它重视天道阴阳消息,并将《易》置于此种背景之下,表现为《易》与四时、八位、二十四节气的搭配,这正是“卦气”说。“卦气”说渊源颇早,帛《易》和今本《易》中“卦气”说的运用,更加证实了此点。帛易《要》篇云: <BR><BR>    《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门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产道焉益。《益》之始也吉,亓冬也凶,《损》之始凶,亓冬也吉。《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而君者之事已。是以察于《损》、《益》之变者,不可动以忧患。 <BR><BR>  《损》、《益》两卦所以为“吉凶之门”,是因为《损》、《益》两卦代表了一年四季中阴阳之气的流变趋向。从八卦“卦气”看:《益》卦上体为巽,下体为震,震为春分之卦,春分之时,昼夜相等,从春分以后,“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故“长日之所至也”。阳气到夏至《离》卦所主之时达至顶点,萌生阴气,“夏日至,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巽卦上体处立夏,尚未极盛,然而有趋向极盛的可能,故《要》篇云:“《益》之始也吉,其冬也凶。”《损》卦上体为艮,下体为兑,由兑卦所主秋分日起至艮卦之立春,冬至之前阴气逐渐加重,黑夜变长,故“长夕之所至也”,冬至之后,阳气萌发,“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 故《要》篇云:《损》之始凶,其冬也吉。?<BR><BR>  又,从六日七分说看,《益》居正月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之际,故“春以授夏之时也”。反之,《损》居七月立秋之交,“白露降”、“寒蝉鸣”、“天地始肃之际”,故“秋以授冬之时也”。?<BR><BR>  由此,《易传?系辞》云:“《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易传?杂卦》云:“《损》、《益》,盛衰之始也。”亦一目了然。另外,《序卦》云:“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者,遇也。”《损》、《益》、《?》、《?》清晰的勾勒阴阳消长的过程:秋分之后阳气渐损,立春之后阳气复苏(《损》),春分之后阳气渐增(《益》)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150%" align=center><FONT size=4><B>二</B> </FONT></P>
< 150%"><FONT size=4><BR>  产生于先秦时代的“卦气” 说,昭、宣之后,由孟喜倡导,焦、京继之,在西汉兴起,并成为西汉易学的主要内容。?<BR><BR>  在“卦气”说上,孟、焦、京三人一脉相承,他们以古法“卦气”说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对卦和日数相配的调整。其中,四正卦由专主四方之气到纳入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体现了焦、京为了满足占验之法的需要,对“卦气”说的体系化。 ?<BR><BR>  僧一行《六卦议》引孟喜“卦气”说云:<BR><BR>    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九六七八,是为三十。而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十有二变而岁复初。<BR><BR>  孟喜以一月三十日,每月五卦六候,故每卦值六日。?<BR><BR>  《汉书?京房传》载: <BR><BR>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 (焦延寿)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BR><BR>    孟康注曰: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时各专王之气。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其日观其善恶也。 <BR><BR>  《六卦议》又载:<BR><BR>    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坎离震兑,其用事自分至首,皆得八十分之七十三。颐、晋、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余皆六日七分,止于占灾眚与吉凶善恶之事。……又京氏减去七十三分,为四正之候,其说不经,欲附会纬文七日来复而已。<BR><BR>  孟、焦皆以一卦值六日,六十卦值三百六十日。但孟氏仅将四正卦主四时之气,不占实日;焦氏则除此之外,还以四正卦值二至二分四日。到了京房,他以六十卦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故一卦主六又八十分之七日,即“六日七分”。而此六十卦中,颐(冬至前一卦)、晋(春分前一卦)、井(夏至前一卦)、大畜(秋分前一卦)四卦分别减去七十三分,各配与坎、震、离、兑,故四正卦值七十三分,而颐、晋、井、大畜四卦仅剩下五日十四分。?<BR><BR>  京房的六日七分法在“卦气”说占验中得到了具体应用,此占验之法主要为以上《汉书?京房传》提到的“以风雨寒温为候”,这在《京氏易传》和《易纬?稽览图》中有所体现,现略述其意如下。?<BR><BR>  以“寒温为候”,其法为:将六十四卦分为三类:四时卦、十二辟卦和四十八杂卦。将十二辟卦和杂卦各分为两类,每卦第三爻的阴阳属性决定了该卦为阴卦还是阳卦,第三爻如为阳爻,则该卦为阳卦,若为阴爻,则该卦为阴卦。辟卦称太阳、太阴,杂卦称少阳、少阴。阳爻代表温气,阴爻代表寒气。如果某卦上爻和第三爻阴阳属性一致,则代表阳盛或阴盛的状态,盛极必衰,故阳气或阴气必呈逐渐下降趋势,只可称“微温”或“微寒”。如果某卦上爻和第三爻阴阳属性不一致,说明第三爻阳气或阴气还有发展的前景,且势头甚猛,故称“决温”或“决寒”。故而,辟卦及杂卦均有四种寒温情形。关于辟卦,清人张惠言《易纬略义》卷三由“六十卦侯”有所说明:<BR><BR>    春三月侯卦气考,《泰》也,《大壮》也,《?》也”,皆九三上六实气决温不至考,君不明之征……夏三月侯卦气考,《乾》也,《?》也,《遁》也,皆九三上九,实气微温而不至考,教令失中之征也……秋三月侯卦气考,《否》也,《观》也,《剥》也,皆六三上九实气决寒而不至,当君倒赏之征……冬三月侯卦气考,《坤》也,《复》,《临》也,皆六三上六实气微寒而不至考,君政荼缓之征也。<BR><BR>  又,《稽览图》载:<BR><BR>    太阴用事,如少阳卦之效也一辰,其阴效也尽日。太阳用事,而少阴卦之效也一辰,其阳也尽日。消息及四时卦,各尽其日。<BR><BR>  郑玄注曰: <BR><BR>    太阴,谓消也,从否卦至临,为太阴。杂卦九三,为少阳之效,杂卦九三,行于太阴之中,效微温一辰,其余皆当随太阴为寒,其阴效也尽日,为杂卦六十(十,疑为衍文)三,行于太阴中,尽六日七分也。太阳,谓消息也,从泰卦至遁,为太阳。杂卦六三,行于太阳之中,效微寒一辰,其余皆当随太阳为温效,尽六日七分。消息尽六日七分,四时尽七十三分。 ?<BR><BR>  由此可知:一月之中“寒温”的趋势由本月的十二消息卦第三爻预示出来,本月消息卦所值六日七分中气候都须和此趋势相应;本月之中的其它四卦,如与本月消息卦寒温一致,则用事六日七分,如不一致,则每卦六日七分中须一个时辰和其第三爻所表示的“寒温”之气相应,其余几日均须和本月消息卦所符示的“寒温”之气一致。四时卦则七十三分与其所主之气一致。符合以上情况即为“卦气效”,否则就为“不效”。?<BR><BR>  以“风雨”为候,《稽览图》说: <BR><BR>    降阳为风,降阴为雨。……六日八十分之七而从,四时卦,十一辰而从。<BR><BR>  郑玄注曰:<BR><BR>    上九用事,卦效后一百二十日,降为卒风。其不效也,后九十一日,降为灾风。……上六用事,卦效后一百二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150%" align=center><FONT size=4><B>三</B> </FONT></P>
< 150%"><FONT size=4><BR>  东汉时,古文经费氏《易》兴起, 费直以传解经,颇重十翼之旨。“卦气”说衍变为一种体例,为了圆润地解释经文,“卦气”说往往被作为取“象” 的一种方式。在东汉三大易家的易注中,对“卦气”说的应用可谓不拘一格,实现了易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唯变所适”的精神。如,《复》:“七日来复。”《周易正义?序》引郑玄说:<BR><BR>  故郑康成引《易纬》之说,建戌之月,以阳气既尽。建亥之月,纯阴用事,至建子之月,阳气始生,隔此纯阴一卦,卦主六日七分,举其成数言之而云“七日来复"。 <BR><BR>  十二消息说中,《剥》戌月,《坤》亥月、《复》子月,《坤》卦纯阴用事,主六日七分,以成数言之约七日。故从《剥》到《复》为阳气“七日来复”。僧一行以京氏取《坎》、《中孚》至《复》为七日,郑玄不取,而以十二消息卦“既主一月,又主六日七分”来说明。?<BR><BR>  故而,解经的需要,使得郑玄、荀爽、虞翻融会 “卦气”说各体例。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时深切的了悟了“卦气”说更深层次的内涵:六十四卦相融相摄,为一阴阳周流的体系。反言之,六十四卦无一不是阴阳流变、盈虚消长的产物。由此,西汉易家所强调的易卦对“阴阳之气”的符示,已经转化为注重易卦本身阴阳之变通,从而使“卦气”说得以深化。?<BR><BR>  《蛊》上九“不事王候,高尚其事” ,郑玄注曰: <BR><BR>    上九艮爻,辰在戌,得乾气,父老之象。 <BR><BR>  “某爻得某卦气”即:《乾》初九辰在子得坎气;《乾》九二辰在寅得艮气;《乾》九三辰在辰得巽气;《乾》九四辰在午得离气;《乾》九五辰在申得坤气;《乾》上九辰在戌得乾气。《坤》初六辰在未得坤气;《坤》六二辰在酉得兑气;《坤》六三辰在亥得乾气;《坤》六四辰在丑得艮气;《坤》六五辰在卯得震气;《坤》上六辰在已得巽气。其余六十二卦各爻均与同位乾坤之爻同。郑玄将其爻辰说和八卦“卦气”说结合,使得三百八十四爻血脉相连。?<BR><BR>  荀注《??彖》:“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曰:<BR><BR>    谓乾成于巽而舍于离。坤出于离,与乾相遇,南方夏位,万物章明也。《九家易》曰:谓起于子,运行至四月,六爻成乾。巽位在巳,故言“乾成于巳”。既成,转舍于离,万物皆盛大,坤从离出,与乾相遇,故言“天地相遇也”。<BR><BR>  荀氏以为,由十二消息说,从子至巳阳息而成《乾》,八卦“卦气”说巳位为《巽》,午位为《离》。《乾》既成于巳《巽》,于先天八卦方位,又转舍于离。《离》午《?》一阴生,故《坤》出于《离》,与舍《乾》相遇,阴阳相遇,故“南方夏位,万物章明。”?<BR><BR>  天地间阴阳流变,体现于乾坤之气生生不息,接续不断。正如荀注《乾?彖》“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所说,“乾起于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故曰,‘大明终始’ 也,六位随时而成乾。”易卦之阴阳周流,于《乾》、《坤》、《坎》、《离》相通处可见精神。?<BR><BR>  与郑玄、荀爽相比,虞翻更加彻底的诠释了六十四卦阴阳周流的内涵。他不仅借助“卦气”说阴阳流转之象诠释卦爻辞及《易传》,而且,他的这种诠释本身就立足于动态的视角,显示了虞氏妙契“卦气”说之旨,可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BR><BR>  虞翻以月体阴阳消长盈虚的状况诠释八卦之象的产生,以示《易》道“阴阳消息之大要”。?<BR><BR>  《系辞上传》“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虞氏注:<BR><BR>    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莫,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者”也。<BR><BR>    刘大钧先生指出,按此段话之先后顺序,绘出八卦,即成“先天八卦方位”。宋人备加推崇的 “先天八卦方位”实由来已久。“先天八卦方位”深契阴阳消长之旨,由此而观荀氏 “乾成于巳,而舍于离”之意,更见通达矣!?<BR><BR>  虞氏亦重“九六相变”的十二消息说。《系辞下传》:“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虞注:<BR><BR>    谓十二消息,九六相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故“变在其中矣”。<BR><BR>  故虞氏注《大过》九二“枯杨生?”则曰:<BR><BR>    阳在二也,十二月时,周之二月,兑为雨泽,枯杨得泽复生。<BR><BR>  《大过》九二为阳爻,相当于乾九二爻,阳息至二为临卦,为夏历十二月,周历二月。《临》下体兑为雨泽,枯杨于二月春时,得雨泽故复生?。依虞氏之意:乾坤阴阳消长,论其大体,为十二消息卦;分而散之,则成其余五十二卦,三百一十二爻。?<BR><BR>  更具特色的是,虞氏在每卦“成既济定”的变化中观象释辞,以动态的视角把握六十四卦,此在虞氏易中比比皆是,仅举一例,以见一斑。?<BR><BR>  《恒?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则天下化成。”虞释为:<BR><BR>   
发表于 2011-3-29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0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0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0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说多做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4-11-22 09:32 , Processed in 0.125249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