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六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89|回复: 61
收起左侧

[素食] 大悲寺 妙祥法师 关于放生护生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7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生护生
转自溯源佛教网站:http://www.suyuan.org/fbyd/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35

本文录音见: 溯源法宝音频 >> 中篇音频 >> 放生护生

视频见: 溯源法宝视频 >> 长篇视频 >> 放生护生


放生•护生

——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会上的开示

◎妙祥法师 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放生能免除灾难
(1)人心动灾难起
(2)众生与我本一体
(3)戒杀、吃素、学佛即稳定人心
(二)放生利益无量救护众生即慈善
(三)放生不会刺激养殖业发展 放生为光明一灯能除千年暗
(四)倡建护生基地的意义
(五)从政策、宣传、素食、建基地等方面推动护生
(六)以平等心放生 功德无差别
(七)正确面对放生被捕捞问题
(八)放生是直接的治病方法伤害众生恶报速
(九)避免固定地点买众生
(十)安全的放生环境靠我们自己创造 变相杀生应避免
(十一)放生和护生同等重要
(十二)吃素放生应称赞
(十三)放生对生活、事业、工作、学习的好处
(十四)放生受伤乃至死亡众生 以三皈依种得度因缘
(十五)践行放生与持戒 以行动缔造社会和谐
(十六)用慈悲拯救世界
(十七)应常去寺院 亲近三宝
(十八)孤独和寂寞是修行中必经的一个过程
(十九)病人是福田 包容即治疗
(二十)尽全力而放生 以无相为回向
(二十一)放生得幸福、事业、治病多项利益(共四个问题)
(二十二)病重临终前可为其放生 皈依三宝
(二十三)吃素要靠自己坚持
(二十四)多放生忏悔堕胎罪业
(二十五)众生形象也应尊重
(二十六)放生在于尽心尽力 遇假僧人行骗应报警等综合问题(共五个小问题)
(二十七)如何向他人介绍佛法
(二十八)世间没有所谓的“三净肉”
(二十九)综合问题(共十三个小问题)
(三十)不观而观为观
(三十一)“附体”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三十二)佛弟子捐献遗体要根据自己的定力来决定
(三十三)简单介绍闭关
(三十四)以理智实用的方式帮助亡者
(三十五)依教奉行与戒律圆融的问题
(三十六)有关受戒持戒的问题(共三个小问题)
(三十七)救命比救困更紧急
(三十八)修行不讲条件
(三十九)持戒就是恒顺众生
(四十)安贫才能乐道
(四十一)出世间善才为真善
(四十二)综合问题(共个九个小问题)
(四十三)以佛法指导经营 企业获信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八

地点:河北省昌黎县水岩寺

听众:江西省九江市东林寺、河北省昌黎县水岩寺、净土寺部分僧众及河北、山西、北京等地的五百余位居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维那:展具!顶礼法师!
大众:阿弥陀佛!
    大家请坐。今天因缘很殊胜,是放生的因缘使我和大家集会在一起,互相又见面,这个因缘结下的时间很长了。刚才大家看到那个碟(《解脱之路》),使我想起九五年行脚从五台山往回走的时候,由昌黎经过秦皇岛,后来到南达寺住了三天。所以说,和秦皇岛这一带的众生挺有缘份。
    (编者注:一九九五年闰八月,上妙下祥法师携性空比丘自山西省五台山开始行脚,沿途托钵乞食,不收金钱供养,经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至辽宁省盖县茅蓬。行程3000余里,为大悲寺妙祥僧团每年学习二时头陀之始。)
    昨天我和王居士还讲,九五年行脚走到秦皇岛以后,因为居士供养才有了棉衣、棉裤、棉帽子,使修行有所保障。从这一点来讲,秦皇岛居士护持三宝的行为,给我们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我们僧团的僧人所戴的棉帽,还保留了当时的那种状态,还是那样。
    今天来到这里,有秦皇岛佛教协会、还有心开师、有东林寺的师父、还有净土寺的师父,还有各位居士。现在能跟大家坐在一起,来回答一点问题,使我感到很荣幸吧,也很难得。
    下面我以回答纸条的形式,来给大家解答一些问题。我所解答的只能作参考,还是以戒律与佛经为根本。现在回答第一个条:放生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放生能免除灾难

(1)人心动  灾难起

    第一个问题:现在人类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像地 震、干旱、洪涝频繁,禽流 感、手 足口病等瘟疫流行,战 争、暴 力事件也使人心不安。请法 师谈谈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印光大师在“上 海护 国息 灾 法会”中提到,护 国 息 灾的根本就是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请法师开示,放生真能挽回世间的劫运,消弥灾难吗?
    这个问题正是我想说的。这个灾难是越来越频繁——实际上灾难不是现在频繁,以前就有,也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因为什么呢?只要我们去杀生,这个灾难就会不断。灾难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也就是在我们杀生的那一瞬间,当我们吃肉的那一瞬间它就形成了。它的果实不是以后产生的,是当下产生的。所以说,这个灾难的形成不足为怪。它的形成是非常迅速的,而且也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说现在的灾难越来越多了,这个也是一种现象。它的根源是什么呢?最主要的根源,它来源于杀生——杀、盗、淫、妄、酒。只要是我们心动,这个世界就会动,就不会离开灾难。特别是杀生的业力,使灾难更加进一步了。
    为什么说杀生影响了自然界的一种变化呢?从佛经来讲,一切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宇宙,我们所看到的地球啊、月球啊、还有自然界等等的一切变化,都是唯心所造的。只要是我们心里有了变化,外面的自然界就会有变化,它俩是平等的。我们想避免灾难,就得让我们内心得到平静。得到了清净,外面自然界的灾难就会停止了。所以说,灾难来源于杀生这种说法非常正确。因为杀生是形成灾难一个主要的原因。刚才说印光大师在“上 海息灾法会”上提到了:戒杀、放生、吃素、念佛,是挽回世间的劫 运、消灾免难的一个最好的方法。这讲得很正确,但是要从根本上来说,还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个是心动的关系。因为人心动,世界就动;人心不动,世界就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2)众生与我本一体

    我们为什么说杀生能引起灾难呢?因为众生的心动了。有的人认为:“众生(指畜生道众生)的心和我们的心不一样。它跟我们人不是同等的,它应该次一等。或是说它的感觉、它的理性和它的思惟,与我们人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说法是很不正确的,因为众生和我们是平等的,只不过是受到业力的果报,它的形态和我们不一样。
    众生都有佛性,这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能发现众生有佛性的人并不是很多。有时候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地观察,所以说,很难发现众生和我们人的想法、和我们成佛的想法、愿望是一致的。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跟大家讲。
    在九六年我闭关的时候,有一天打坐,正坐着,忽然就听到这地下有一种动静,来回走。后来我睁开眼睛看,是能有一米多长的一条蛇正往屋里爬,从外面爬到屋里来。那时候因为我正在打坐,坐在炕上,我就给它皈依。我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愿你早成佛道。”我就这么给它皈依了可能是一遍哪,或是两遍?这蛇听完了以后,它就爬到我正面的供桌上。供桌供着一个什么呢?就是《普贤行愿品》一本书。这条蛇就爬到书的后面,用蛇头把这书顶起来。(师拿起一本书向大众演示当时蛇顶书的情形)它是这么顶的,有这本书,这个蛇用脑袋就顶着书,让这书也不往前倒也不往后倒。这个蛇就是这么顶着,身体这么弯过来。因为我跟它讲,愿它早成佛,它就到那旮成佛去了。就这么能呆了多长时间呢?大约能有三个小时左右吧。我在那面继续打坐,但是我也不放心,我这面还得提心吊胆地看着它。
    后来天逐渐的黑了,因为我那屋老鼠非常多,一到天黑老鼠就要回来了。这时候它就听到老鼠的动静,就不顶着那个书了,就从书那儿下来了。嘴里吐着蛇信子,“嗤嗤”直响,然后它就要去找老鼠。这时候我就跟它讲,我说:“你既然要成佛就不能杀生,杀生不可能成佛。”它一听我说“杀生不能成佛”,它马上就不吐了,又回到刚才那个地方,又顶那本书去了。(众人笑并鼓掌)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它等了一会儿啊,时间太长了,感觉到成佛不是马上就能成的,(众人笑)后来就走了。走了以后呢,它不敢从我那下去,从这个桌子——我放了几块电池,它把那个电池给挑开,从那儿下去了。
    就说明什么意思呢?众生啊,我们的语言它们是能听懂的,而且所有的众生都知道要成佛。不光是人类众生要成佛,其它类的众生都是要成佛的,它们和我们本来是无二无别的,只不过形态不一样。所以说,我们放生,对众生这一块儿爱护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和众生平等的心。刚才我看到咱们后面的幕布上的几个字啊,写得非常好:“用心灵关爱众生。”我的理解,什么叫“用心灵关爱众生”?就是说你把众生放到和你平等的地位,这就是“用心灵”;如果你没有把众生看成平等地位,就不算是“用心灵”。如果你用心灵,也就是用平等心去关爱众生的话,就能和众生沟通,你的话众生就会听懂,众生的话你也会听懂。
    众生有没有语言?是有语言的。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用心灵去关爱众生,而且没有把众生想成和我们是平等的,也没有把众生看成是我们前生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所以说我们感觉不到众生的语言。提到语言,我顺便再讲一下,也是闭关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在打坐,忽然听到一个小女孩的呼叫声,在叫救命。声音不算太大,能听出是个小女孩在叫,但听起来不像人类的语言。后来我就睁开眼睛到处找,我说:是在哪块儿受伤了需要救护?后来就发现我的洗手盆盖着一个盖儿,我把那个洗手盆盖打开了,一看,一个蛐蛐儿掉那里去了,它正在水里浮着,在呼叫。
    我讲的意思是,听不懂众生的语言是由于我们定力不足,这是一个原因;另外我们的关爱心不到位是听不到的,这是另一个原因。如果这些能做到的话,众生的语言都会知道的。所以说我们对于众生的救护,就等于救护人类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甚至比起救人类,它们更需要救护,它们更苦,它们很需要我们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讲的一部分,而且从“用心灵”这句话来讲——什么是心灵呢?就是众生和我们是一体的,这就叫心灵。因为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心里的一部分,是由于我们的分别心而形成了四相的分别。如果我们去掉分别心,这些众生和我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从而我们就会对众生更加了解,知道它们更需要救护。所以说众生的心和我们是一体的,它们被杀,我们的心也会动的,也会感受到痛苦的。虽然有的人说:“感觉不大,每天吃众生肉啊,看到众生被杀,我的心里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很微细,很微细。除非你有定力,才能明确地感觉到。
    所以说,众生和我们是一体的,这是佛法里的根本问题。因为有了众生相,我们还不能说是“用心灵去关怀众生”;只有无众生相,才能真正地关怀了众生。我们应该从这两个角度来不断地认识众生。认识了众生,我们才能救护众生,我们才知道世界为什么有很多的灾难,为什么杀生会带来很多的灾难?就是因为世界上的人心在动。人心在动,动的主要原因是杀生,也就是杀、盗、淫、妄、酒。如果我们从根本上戒杀,这个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
    特别是放生的问题,放生的问题它分两部分。我的理解:放是一部分;生存是一部分。不光是要放,还要生存。放生,我们放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如果我们让它生存,比如说建立放生基地啊等等,那我们等于每天都在放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3)戒杀、吃素、学佛即稳定人心

    放生的问题还连接着吃素的问题,吃素和放生它是一致的。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吃素,他那面就等于在放生。但是这是被动性的,应该更主动地放生。所以吃素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吃素一个是净化我们的心灵;另外就是说,对放生能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也使我们的心能够有了慈悲,我们将来就可能成佛。
    这个问题刚才可能有的法师已经讲了,我就不多讲了。他讲到一个念佛的问题,也就是净化心灵的问题。念佛,放生就是念佛。有的人认为放生不是念佛,念佛才是念佛。我的看法不是这样,因为这个放生本身就是为了达到心里的清净,念佛也是为了达到心里的清净。念佛是一种方法,它使我们减少妄想,回到我们的本源,使我们不再愚迷,达到觉悟的程度。放生呢,同样能让我们生起正气,能远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放生能破我们的执著,所以放生和念佛是一样的,它们是无二无别的。如果我们一边放生、一边吃素、一边念佛,用这个来稳定我们的心,那世界就稳定了,因为整个宇宙地变化都是随着心动而决定的。
    我讲一个例子。宣化上人在一次打坐的时候,他证道了,证道的时候就发生地 震,放光啊,地动啊。因为人一证道的时候,世界就会起变化的。佛在世时,证道的时候也发生过六种震动,六种震动就是东没西涌、西没东涌、南没北涌等等,上下涌动等,一共有六种现象。这个人心是不可思议的。(编者注:六种震动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所以说宣化上人曾在美国说过那么一句话:“我在美国旧金山一天,就不允许旧金山地  震。”为什么他敢说这话?因为他知道,人心是能控制地  震的,地  震不是控制不了。如果你有了证道的这个离相的行为和大定力,控制地  震就不成问题,控制 灾 难也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做不到,所以这是我们应该修持的。念佛、修禅定,还有包括修密也好,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达到人心的稳定。
    所以说,只要是达到人心稳定的行为都是正确的。由于人心的稳定,就能挽回世间的这个劫运,消灾免难的,这个是很重要的。消灾免难靠什么?就靠我们人心和众生的心。从因果的角度来讲,这是改变因果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从消灾免难的角度来讲,放生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为现在通过我们的修行啊、努力啊,能解决很大的问题。但是要想很急地消灾免难,放生是最快的。
    这个问题先简单说到这里,还有很多纸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放生利益无量 救护众生即慈善

    第二个问题:我们也知道放生好,通过放生有许多感应,但对社会上一些批评的声音,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比如:“拿那么多钱去放生,如果把这些钱用于慈善不是对社会更好吗?”
    这个问题啊,我们先讲一讲放生的好处。我讲一下我所知道的放生的好处。书上的记载大家都清楚,刚才法师们也都讲了,我就讲讲我所知道的好处。
    辽宁省盘锦市有一个居士,是一个企业家,他到大悲寺以后,他身体不太好,有病,我们就告诉他要放生。后来他就坚持放生,一次放生有时候拿几千元、一万、两万,自己买个车不断地放生。在放生两年期间,他的病还没有什么特大的起色,但他坚持放生的行为没有断,而且不断地努力。在两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他有一个从小的朋友,现在讲就是黑社会的,被国家公安部门抓住了。抓住了以后通过调查,认为刚才放生的那个居士和他关系最好,就给他排到第七号人物,后来也把他抓住了。抓去以后通过调查,发现这两年之内他和他朋友没有来往。为什么呢?通过放生以后,他就不能和他朋友说话,到一起以后一说话他就头疼,他就得离开。后来他只能打打电话,互相沟通沟通。
    这个事情出现以后,因为两年内他和他朋友一点关系没有,所以说他免了一次灾难。他这个朋友最后被枪毙了,他蹲了半年左右监狱,就无事给放出来了。过去他那病很重,到北京看,到各个医院看,还有用一些民间方法等治疗都没有效果。但是通过他半年的监狱生活,把他病治好了,而且这个监狱之灾也免除了。原先他母亲就说他:“你把这么多的钱都用在放生上,太不值得了!你有家庭,哪儿不需要钱哪?哪有像你这样天天放生,还买个车专门放生的?”通过这个事情出来以后,他母亲再也不说他了。现在他还坚持放生,这是他的感应。
    还有一次感应。他有一次到寺院迎请一个法师给授戒,他开着一辆新车,把这个法师刚给送回去。然后刚要离开寺院,旁边有一个人就对他说:“你那车轱辘怎么掉了?”他那是一辆进口的新车,他这抬头一看哪,那轱辘确实有个连杆脱离了。他说:“这个车如果没有提前发现故障,等开在高速上,或是一般的公路上,都会出现事故的。”所以他又免了一次灾难。
    我们通过这个事情,就知道放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这种好处不是说你用钱所能达到的,都是因为救护众生的这种慈悲心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放生能解决很多病苦和一些灾难。
    我记得我们刚到大悲寺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男子,挺高个儿。他的妹妹曾经跟我们说:“师父,你们要是不来,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家就给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因为他精神不太好。后来这个男子就问我们,怎么样能治好他的病?我们就告诉说:“你每天放生吧!”然后他就回去放生。他是怎么放的?每天弄个罐头瓶,装两条小金鱼,来寺院放生。每次装两条金鱼,都由我们一两个师父给它们念放生仪规,念完放生仪轨,他就拿回去放了。第二天又拿两条小金鱼,又来了,这样就坚持能有不到一个月吧,就不来了。后来他妹妹又来了,说她哥的病彻底好了。所以放生确实是能消灾免难的。
    所以说,你有钱难买健康,这不是钱的问题。解决这个健康的问题,首先应该多放生。佛讲啊,“放生得生”。从因果来讲也就是:你救它,它救你。
    刚才的问题:“如果把这钱用于慈善不是对社会更好吗?”这句话说得很对,放生本身就是慈善。不是对人类帮助才是慈善,对所有众生帮助才是真正的慈善。因为慈善有两种,有救急和救困。应该是以救急为主。因为众生的命马上就要没了,所以我们应该先救命,而不是以救困为主。比如说有人生活困难,要靠自己努力。但是救命不是,一瞬间命就没有了,佛教徒首先应该以救命为主。所以说放生就是慈善,这个是一个大慈善,是一个无形的慈善,更是我们佛教徒应该做的。因为这种慈善它不光是对社会有好处,而且对我们修道也非常有好处。
    比如说成佛,如果不能救护众生是不能成佛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前生,当时他要以身饲虎的时候,他的同学还有他的老师都劝他,说:“你不要这么做,你看看你留着有命的身体去修道,你道修成了会救多少众生啊!”当时这个老师就是弥勒菩萨。但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听,而是以身饲虎,用身去喂老虎吃了,让这八个老虎得救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先于弥勒菩萨成佛?就是他敢于以身饲虎,以身来施众生,来救护众生。他没有把众生看成是众生,而是看成是与自己一体的。而且把救护众生看成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这也是菩萨的行为。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佛这么快?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命救护众生。由于舍命救众生,他就会离相。(编者注:佛在前生舍身饲虎时为乾陀摩提国太子,名栴檀摩提,详见《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此即著名的“舍身饲虎”,体现了佛陀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此故事在世间也流传甚广。)
    有的人认为放生是一种著相,这种说法缺乏根据,只是想象的说法。认为放生执著是想象的说法。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是在闭关期间吧,有一天晚上啊,这个蚊子就叮在胳膊上,那时候我就想:这个蚊子吃完了,它走了,我马上就去打坐去。但这个蚊子吃完了它不走,嘴是拔出来了,它伸伸腿,站那儿了。它还没等走呢,那个蚊子又飞来了。那个蚊子吃完了呢,它也不走,又来一个蚊子,后来就来了能有五、六个蚊子吧?忘了,是六、七个?是五、六个?然后是好不容易吃完了,一下飞走了。我就赶紧进屋,你说再不进屋,一会儿又来一个这怎么办?回来就进屋了,进屋马上就开始打坐。当时刚一打坐不长时间,就证到了一种空性,以前所没有的境界。为什么有这种境界呢?就因为能够以身、以血来喂蚊子,它就能助你成道。因为喂护众生本身就是离相的行为,你有离相的行为,它就和证道连在一块儿了。所以说,这个救护众生是离相的行为,是证道的行为。所以说这个问题大家——特别是学佛、要修道的人更应该注意,所有祖师大德没有一个反对救护众生的,他们随时随地都想用生命来救护众生。很多的祖师大德能证道,也就是这么个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放生不会刺激养殖业发展 放生为光明 一灯能除千年暗

    第三个问题:现在养殖场动物那么多,你这面放那面养,这样放生是不是让商贩捞了不少好处,从而刺激他们扩大了养殖?
    从表面的现象看,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你这面放他那面就养。要从因果来讲,它不符合因果。因为放生是一种慈悲,就像灯光似的,我们放生的时候就等于把灯光点亮。养殖就像黑暗,如果这面灯亮了,那面黑暗还存在吗?是不存在的,怎么说放生可以扩大养殖呢?这个从因果来讲是说不通的。
    我也讲一个例子。过去我刚学佛,还没出家的时候,还没有皈依,那时候我就开始放生。买市场的一些小鱼和一些小虫子就给放了,时间长了这个鱼市市场都知道我在放生。有一天我正在市场上,有一个卖众生的人,他到处找我,他说:“我可找到你了。”我说:“什么事情啊?”他说:“我那小鱼卖不掉了,马上要死了,我卖给你吧,你好放生。”我当时听了心里也不太痛快,但还是说:“好,那我就放了。”给他钱,然后把这些小鱼就给放了。就这么放了三回以后,这人跟我说了那么一句话,他说:“我把这点鱼卖完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做这种行业了,我觉得你们做的是对的,我那个做法是不正确的。”就是说把他感化了。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养殖业的扩大不扩大是他业力的问题,是众生的业力和他本身业力的问题,并不是放生引起了养殖业的扩大。就像黑暗是世间本来就有的,你不能说因为这个放生没有光明,它才有黑暗。而放生有了光明,你却把这个黑暗算在光明身上,这是不对的。光明只能驱除黑暗,它不会带来黑暗。黑暗是什么原因?是他业力的原因。这个问题表面看上去,放生好像使商贩捞了不少好处,但他捞这点好处,你知道他内心改变了多少?因为你的正气、你的慈悲,使他消除了多少业力?这才是大问题。所以说,我们学佛人一定要相信因果,不要看表面现象。有时候这面放生,他可能明天又拿众生来卖,后来拿得更多,但这绝不是你放生所引起来的。有的人认为是放生所引起的,这是一种不明因果的说法,只看表面的现象。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去看,因为我们不光救护众生,我们对商贩也要进行教化。
    因为这个人心哪,就是说你要相信,你的慈悲能感化一切。如果你不相信你的心能感化一切的话,那我们放生就没有意义了,是不是?那众生,被救的众生它会被感化,甚至杀生的人,或是要杀生的人都会被感化。因为这个心,这种慈悲是遍虚空、满法界的。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它是离相的,而且无所不能,无所不教化。不是说放生一条鱼就教化我们周围这几个人,而是能对整个法界都起到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说,这个放生绝不会刺激扩大养殖,如果要有这种表面的现象,应该知道是众生的业力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倡建护生基地的意义

    第四个问题:我们了解到东林寺护生会在发起筹建护生基地。像成立护生基地应该也是师父您多年的心愿吧。请师父开示倡建护生基地的意义。它与古德比,如莲池大师的放生池意义有什么区别?
    东林寺建立一个放生会,要发心筹建护生基地。而建护生基地也确实是我多年的心愿,我也非常赞成东林寺这种做法,这是一种菩萨的行为。这个护生基地对目前来讲,对我们是最重要的。我们学佛一定要学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多,但成就的人少呢?就是因为半途而废的多,不能坚持到底。建立放生基地就是要坚固我们的慈悲心,让我们的菩萨行为要坚持到底。所以说,放生基地不光是救护众生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修道长远心的一个大问题。人的心量有多大,他成佛的速度就会有多快。如果我们心量大,成佛速度就会快,而且证悟也会快。  
    为什么说很多的人在修行上有时候很努力,比如说有的人念佛啊,在家念佛很努力,甚至拼了命去念佛,但他实际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就因为他的行为上还有很多的习气,没有彻底地产生变化。他光是一心为了自己,不知道维护众生才是真正地维护自己。因为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如果你不能去救护众生,就和佛法是不相应的。所以建立放生基地,就是要巩固这种无我的心。建立放生基地,给众生一个安身的地方,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而对消除世界上的灾难这一块儿也很重要。因为世界上的灾难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用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慈悲。所以说佛讲:慈悲即如来。有了这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为真正的慈悲。
    如果我们有为地去做,比如说这个道友他有困难,我帮助他点儿;那个道友和我不错,我可以帮助点儿。这都在有为之中。特别救护众生这一块儿,因为它和我们表面上没有任何的来往,但是我们能够不计它的形态,不计它的出身,也不计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就去放它,而且给它看成是和我们平等的。这种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它的功德是趋向于佛道,这是非常殊胜的。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建立一个放生基地,这样的话能使很多人放心地放生。比如说,上午也讲了,有的这面放了,那面被打捞,这个问题使人很心疼,也很无奈。那么我们不能看到这种现象而放之不管,不能因为众生的业力重,我们就不努力了,也不能因为现在有很多的困难就不进行放生了,因为这是个菩萨行为。什么是菩萨行为?难行能行就是菩萨行为。越是在末法时期,越应该大力地提倡放生。这样大力地提倡放生,一个是早证佛道,另外念佛人可以早往生西方,都会起到不可思议的助缘作用。以至成佛,它都起到了一个资粮的作用。因为你帮助它,它就帮助你。
    这个问题呀,比如说,一个出家师父,有的师父身边有很多的弟子,他的弟子哪来的呢?很多都是前生救护众生而救来的。为什么有的寺院有的师父,他有很多居士来护持?也是因为他救护众生而救护下来的。所以说你走到哪儿,他都会护持你的。你想成佛,你想弘扬佛法,必须得救护众生。
    所以说,建放生基地的意义就更大了,它使放生的成果能够坚固、能够长远,而且能树立一个形象。比如说我们看佛的形像在这儿,我们瞅着佛像心里马上就清净了。如果有一个放生基地搁那儿,所有的众生看到这个基地它就会生起欢喜,生起慈悲,它就会提起正念。放生基地就等于像立一座佛像一样,所以说它很殊胜的。
    这和莲池大师建立放生池的意义有什么区别?应该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想救护众生,让人们更好地证道。不光是救护众生就完事了,而是想证道。这个放生业必然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不能行放生业,可以说不是佛子;要是佛子,没有一个不放生的。就世间人他有时候还会救护众生的,是不是?所以说,这个放生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建立放生基地也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从政策、宣传、素食、建基地等方面推动护生

    第五个问题:现在由政府出面组织放生,也在慢慢地成长。如广东从零八年开始有休渔放生节,贵州市建了专门用于放生的放生园。今年五月,第一个由广东官方批文的广东放生协会成立。请问师父,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推动,真正推动慈悲的佛教放生?
    政府现在出台了放生和救护众生的政策,这对佛教放生这个问题起到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大家放生所感召来的。我们怎么样来做这些呢?我的想法,应该把放生的功德和意义要讲清楚。另外呢,就是把它的感应要讲出来印成书,让他们看。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真实,不要杜撰,不要编排,也不要把古代的故事拿到今天来讲,这都不合适。要真实,有真人、真姓,甚至有电话号码这才可以,如果有一点不真实都不要讲。就是把放生这个殊胜的感应要印成书,让大家来知道。有的人可能认为有一些感应自己说出来,好像让别人有一种讥嫌——是不是在称赞自己?我想没必要有这顾虑。因为你讲出你的感受是为了更好地救护众生,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崇拜而努力的,就可以了。如果你要不讲,因为这些问题如果不宣传,众生这种感应在你身上就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那我们是有责任的。所以应该把它讲出来。
    再一个就是通过我们居士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承包一些水库、承包一些海面,都是应该的。秦皇岛放生现在是最好的,长年地放生,带动了全国的放生,再加上东林寺的指导,这个就更殊胜了。我们的心量还更应该扩开,原先我就想,如果谁能出面,租几十里或是上百里海面,这一段不允许捕捞,这该多好,是不是?再承包几个大型的水库,用来放生。我想将来放生协会如果成立了,有条件,比如说龙虾也可能是南方的,也可能是国外的,咱们放生协会也可以有直升飞机给它运走,这都可以,形成全国的放生网。只要有众生都让它得救,这才是非常殊胜的。
    还有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我刚才讲盘锦有病的那个居士,他现在自己建了一个小寺院。小寺院里建了一个放生池,专门养乌龟,咱们寺院(海城大悲寺)的乌龟放生都放他那儿去。他给那些乌龟建了一个池子,还要盖房子,冬天怕冷着,要进入房子里,要喂。成年地到时间就来寺院取乌龟,取了乌龟就放到他那院儿里。你看看,他下了多大的功夫。我们每个居士都应该创造这种放生的条件。
    另一个是积极促使政府部门给我们相应的政策。当然了,你不能指望政府什么都给你,又给你出钱,又给你地方,这种想法不要依靠。有这个条件当然更好,更主要的是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应该建立一块放生基地,哪怕很小,从一点点开始,这都是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有这个因缘,我们就会以此为扩大,整个世界就有和平的希望,灾难就有消除的希望。
    当然了,这个放生的问题还可以从官方获得一些政策。我的想法不见得对,比如能和政府部门沟通的居士,可以跟政府沟通取得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开素食饭店,因为素食饭店它的吃饭量必然要小,而且也不会做更多的高档菜,所以获得暴利的机会几乎没有,都是小本生意。如果政府能够免去它的所得税,或是某些税,这样的话它就能开下去了。如果这样就会推动素食业的发展。推动素食的话,对放生非常有利益。
    从官方获得一些政策,比如说租一些水塘啦,或一些海面啦,都通过政府来组织完成,从保护珍奇动物入手等,从各个角度来推动这些。另外,更主要的就是说,我们作为学佛人,用一个真正爱护众生的心和严格持戒的精神来感召,叫政府官员也对我们佛教徒进行认可,这样的话,放生业就会逐渐地扩大起来。
    我刚才讲了几个方面, 一个从宣传方面;一个从政策方面;一个从我们持戒行为方面来推动政府对我们的认可。另外呢,我们居士应该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放生里面。这个不能只是观看,因为放生和这个消灾免难是同时完成的。我再讲一下,比如说这个杯,我现在放在桌子上,当我拿起这个杯子的时候,大家说这块儿剩下什么?这就留下了一个空间,这个杯的拿走和这空间的形成是同时完成的,并不是额外完成的。当我们放一个众生,必然要消一个业力,只不过是大小,以及你感觉到和感觉不到的问题,绝没有空过的因果。所以说,我们应该真实地感到放生的真实性、可靠性,而且了解它的因果成熟都是在同一瞬间完成。
    所以说,我们大家要大量地宣传这个,这是一个。另外,每个人都要付出一点努力来形成放生业。有的人曾经抱怨,说:“我学佛没有几个人护持我。”他为什么没人护持?因为他没有救护众生,这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说,没人护持。如果他做得好,所有的众生都会拥护的,所以这个也是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以平等心放生  功德无差别

    第六个问题:我总愿意买一些便宜的众生去放,这样在数量上可以多救一些,请问师父救体型大的动物与体型小的动物,功德有差别吗?另外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
    这个问题啊,就是买一些便宜的生命去放也是可以的。我们不能要求你说“得放那贵的”。因为什么呢?放生就是不分别而放生是最好的。当我们进到放生地点,我们碰到哪个众生,哪个众生最急迫需要被救护,我们就救护哪个。比如说我们的经济不到位,我就一块钱,大于一块钱的动物买不了,就买小的,都一样。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可以了,数量多少这个问题吧,随着自己的因缘。有时候你说这个数量多,那个数量少——有的数量少就不该救吗?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那数量多就不该救吗?如果不救也不正确。我们怎么办?应该以不分别为开始,比如说我走到第一步,这块就十个众生,我先救十个众生。后面一百个众生我再想下一个办法。所以说,救众生以不分别心救护的功德最大。
    “救体型大的动物与救体型小的动物功德有差别吗?”从功德来讲是无二无别的,都是在救护众生,都是一致的,哪怕救一微尘小的众生和救一个庞大众生都是一样的,因为生命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大和小而有区别。但是体型大的众生的感受不一样,它的痛苦不一样。大型的动物它的感受比较深、比较多,而且痛苦也比较大。如果从体型方面相对来讲,一个动物小、一个动物大,大的渴望被救的这个心更强烈。所以说,我们在救护时,每个众生都应该救,不管大的小的都应该救,不能分别大的我该救,小的不该救;或小的该救,大的不该救。无论体型大小,我们都应该努力救,这是我们根本的原则。
    “另外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这个问题,为什么初一、十五和佛的圣诞日,很多的佛教徒要搞一些放生活动,世间也有很多忌讳?比如说初一、十五不许动土,甚至不许出门,为什么呢?它这有个自然的道理。我们在海边都知道,海边初一、十五涨大潮,是不是?因为这个天体的运动,日月的盈亏,它影响人的生理、心理,使人心产生不平。所以说初一、十五是最容易产生心动的时候,特别冲动。所以初一、十五要做些功德,不做一些恶事和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通过这个来控制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行为有节有度,不致于过分而造成其它更多的伤害,它的功德在这一块儿。实际上,关于放生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天天放生,那就天天是佛的圣诞日,因为佛和众生是一体的,三无差别嘛。所以说呢,你要天天放生,就等于天天在过佛的圣诞日,所以它的功德更大。大在哪儿呢?在于坚持,在于长久,在于无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正确面对放生被捕捞问题

    下一个问题:有时候放生刚走,有人就下水捞,我们放生还有意义吗?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这个问题应该避免。那一年我到堰塞湖去放生,这面放,那面开着船就去捞去了,确实看到很心疼。当然了,捞的是很少一部分,有的放生放得急,有的众生昏迷了,所以这一部分就被捞走了,但是我们尽量回避。如果实在没有放生的地方,哪怕是半夜的时候去放,是不是?这样就更好了,回避这个捕捞的问题。另外,比如说放淡水鱼,如果秦皇岛不方便,我们可以到辽宁去放,到内蒙古去放,哪儿有合适地方上哪儿放去。放生不要考虑这个路途远的问题,应该考虑让众生怎么活的问题,应该在这方面做。当然也有个别的,有的这面放,马上那面捞,别人拿这个作为一种借口来指责佛教,说:“你看看,你们这面放生,那面就捞。”确实对众生它有一个放生不彻底的情况,这个问题有待于解决。
    但是话又说回来,因为我们放生的时候进行了三皈,这些众生已经得到三皈了。得了三皈以后,它的报身一旦完了,还可以顺着我们给进行的三皈,去投入到一个更好的道里去,甚至可以将来成佛的,这个已经完成放生应该完成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部分。再说,下去捕捞上来的众生,也不见得就是你放生的那条鱼呀,是不是?这个捕捞的问题,一个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另外还有一个因果的问题。因果的果报如果在那儿,你怎么都跑不了。就像汽车似的,汽车有时候发生灾难了,比如说轧人了,这是这个人果报的问题,那你不能说汽车天天跑,天天就轧人,是不是?不能这么讲,它是一个果报问题。
    当然了,我们尽量避免发生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放生基地,建立放生基地也不见得就没人去捞。过去我们大悲寺,在头七、八年吧,也在外地承包了一个放生水库,其中派了两个居士去看着。最后居士被打多少次,甚至要把一个居士给活埋了,但居士们就是坚决地对抗。最后把那个水库就保留下来了,而且确实使许多放生的人得到一个放生的环境,打捞的人有的就回避了。
    后来这个放生池就被政府给收回去了,因为有人进行捣乱,说我们承包不如法,法院判决的时候也判说我们“承包不如法”。最后没办法,这个水库就被收回去了。虽然他收回去了,但是我们放生的这种行为和建立水库放生基地的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说,最后又感召了我们寺院门前的一个水库归入了大悲寺,这样建立了更稳固的一个放生基地。之所以我们门前有一个水库作为放生基地,它主要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我们以前放生的努力。没有以前放生的努力,今天就不会感召一个水库归入寺院作为放生基地。所以说这个都是因果的问题,不能看一次一事来决定说可放不可放。我们对放生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坚持到底,不管多困难,都应该坚决去放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放生是直接的治病方法  伤害众生恶报速

    下一个问题:家人有病了或生意不好,想起了放生;等没病了,生意好了,不放行不行?(众人笑)
    这是临时抱佛脚。临时抱佛脚也好使,不是不好使,这个没有问题。就是说这个放生有的不可能这一辈子都能坚持做,如果你在有困难的时候,比如有病啊,生意不好去放生,它必然有一定效果。过去咱们大悲寺有一个居士,他一个妹妹得了可能是是乳腺癌,那时候就问怎么办?就告诉他每天都放生,我说:“你先放二十天。”后来就连续放了一个多月,放一个多月以后,然后又到沈阳去拍片子,沈阳定不了了。后来又到北京,经过七个教授的诊断,最后诊断不是癌症,家里非常欢喜。然后放生呢,你要不找她,她就不放了,不是天天放了。
    后来过了能有五、六年,有一天又有病了,然后她说还得找师父去,“师父你看,是不是我这病还得需要放生啊?”她家人都说她:“你看看你,平时叫你放生你不放生,叫你不抽烟你还抽烟,这回有病了你又找师父去了。”我说:“这也好使,没有问题。”后来又放生一段时间,现在身体还非常健康。
    所以说,有病的人进行放生是最直接的一个治疗办法。过去本溪有一个市里的领导,他并不信佛,但是有个居士和他关系比较好。他得了白血病,住在天津,后来这个居士就问:“怎么办?”我说:“多放生。”这个居士很虔诚的,就那一天,把天津差不多所有活的众生,特别是海里众生,用大汽车全都给买掉了,一下都给放到海里去了。我听说后来可能又放过一次还是两次,过了能有不到一个多月,这个病人就出院了,到现在还担任市委的一个领导职务呢,现在还挺好。这已经将近十多年了,所以这个放生是不可思议的事。原先他一天的医疗费都得一万到两万、三万那样,而且最后政府部门都拿不起了,后来通过放生,很快就好了,不光自己减轻了负担,也给国家减轻了负担,所以这个非常好。
    生意上的问题更应该放生。这个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你放生得生,你帮助别人,别人就帮助你。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也有一个居士,有人要雇他的抓钩机(指一种用于掘土的工程车),他是开抓钩机的。他问我一个问题,说:“我去挖一个水池子,就是养殖池啊,养殖鱼类的池子。”我说:“你不应该这么做。”他说:“师父,你说得不对,我要不去抓,他得雇别人。我抓了挣了钱,可以供养三宝。”我说:“你这种理论是不正确的,你抓和他抓它不一样,他抓是他的果报,你抓是你的果报。佛教并不是需要你拿钱来供养,供养本身的目的就是说让你去舍掉贪心,这才是佛教根本的原则。”他跟我就探讨不通,后来跟我一个徒弟又去探讨,我徒弟也劝他,说:“你那么做不对。”他又把他的理论说出来了,最后他谁的也没听。
    过了不几天,他就到寺院来了,他说:“师父,我怎么办?我头一天晚上把抓钩机开到要挖鱼池的那家,第二天早晨抓钩机就让别人拿走了,顶债去了。”(众人笑)这个抓钩机在哪儿呢?就在唐山,离这儿不远。那个挖鱼池的人和拿抓钩机的人互相欠债,最后他去打官司,抓钩机也没拿回来,又搭了可能是二十多万也没拿回来。有时候我碰到他,我说:“你还挖不挖水池子了?”他说:“我再也不挖了。”他说:“如果抓钩机要回来,我一定要给寺院。” (众人笑)就是说这个杀生它带来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他一念不杀生——他本来就有那种业报,如果他不帮助杀生,这个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由于杀生的果报,最后造成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避免固定地点买众生

    下一个问题:放生能不能总固定在一个市场或一个摊位上买?
    这个不能固定一个摊位,也不能固定一个城市,应该把它分散开,各地都要买,避免商贩利用这机会。虽然我们知道因果这个问题,但同时也尽量不让那个卖鱼的造业,应该分几个地方买,另外不要固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安全的放生环境靠我们自己创造  变相杀生应避免

    下一个问题:秦皇岛放生条件很好,河里不安全,这种情况还能放吗?
    这个问题要看是不是救急的问题,比如说在市场买两条鱼,你不放它就死了,那怎么办?那我们也得想法放,它活一分钟也是活,活两分钟也得救。我们救生命就是说尽心尽力,不能说这个众生过十分钟它就死掉了,我们就不救了。那我们到医院,如果医院不抢救我们,说:“你再过一个小时就死了,那我们不救了行不行?”(众人笑)那我们的亲属或我们个人肯定谁都不满意。所以说,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想,它只要是能够活一分钟,哪怕它活几秒钟,甚至它死了,因为它的神识还没有离开,我们都应该救护的。
    我们僧团行脚的时候,看见那众生死的,轧死的,我们都进行掩埋和救护。九五年行脚,我走到北京的时候,有可能是两个老鼠皮吧,已经在马路上被轧得干干的。当时那马路上没有多少人,就一个人在那旁边站着——不远的地方。我和性空师就用方便铲把这两个干皮撮起来,挖个坑就给埋了,然后我们就坐那儿休息。当休息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人,他就问我们:“为什么要走啊?方便铲是干什么的?”后来旁边那人就答了:“他们两个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刚才我看到老鼠都死了,那皮都干巴了他们还给掩埋了,这一看就是真正的出家人。”就是说出家人的本质就是慈悲,不在于众生死和不死。我们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死了也是自己的父母,尸体我们应该掩埋了,通过这个不断地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另外众生的尸体如果不能掩埋,其它众生看了,它也会起烦恼的,起嗔恨心。如果我们掩埋,能够使我们的心放出一点慈悲来,对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好处的。
    “这个放生条件很好,河里不安全。”不安全的情况,上午跟秦皇岛佛协秘书长也说了,秘书长也有决心要争取一个好环境,这是一种菩萨行为。河里不安全我们得创造安全,比如说我们从市场买来的鱼,买了十条、八条或二十条,如果河里确实不能放,怎么办?那我们不能不救,我们救了以后,弄个盆先搁家里养。等条件好的时候,装塑料袋里,给它氧气,我们可以到哪个水库,能放生的地方去放。甚至晚上偷偷去放,这都可以的。
    讲到这儿想起一个问题,就是说有的人知道放生了以后,他就说:“我以后再也不吃活的了。”意思:我可以吃死的。这种说法非常不安全。死的众生它也有命根,因为它这个众生的尸身也会起烦恼。因为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众生,我们去伤害,真正的种子要进入我们种子识里,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思惟,进入我们的种子识,它也是有果报的,特别这些话不能说。
    过去有一个城市,一个土地局的局长他老伴信佛,过年的时候大家就给他送礼,在送礼之前局长就说过:“我们家有信佛的,我不吃活的。”后来这个送礼人,有两条非常大的大鱼,新打上来的,就往他家送。到他家走廊里了,这几个人就商量,说:“这局长不吃活的,我们拿活的怎么办?那给它摔死吧。”后来把鱼给摔死拿到屋里,说:“局长你放心,这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刚才在走廊里摔死的。”所以这话不能说,说了以后也会带来副作用,间接地也杀生。所以说放生要语言美,放生要彻底,要坚决,不能含糊,一含糊了就会使众生产生误解,也同样会造成变相杀生,这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放生和护生同等重要

    下一个问题:放生和护生有什么区别?现在放生的人多,护生的人少,我们应该如何去权衡?
    放生和护生本来是一体的,因为“放”是一部分,“生”是一部分。“生”就是护生,“放”就是解放。而现在放的人多,护的人少,主要是大家对护生这一块儿讲得少,而且没有想那么多。责任并不在于居士们怎么想,而在于我们出家师父的引导。这在于我们,错不在于居士,因为我们出家师父在这方面引导得少,所以说,众生想得少。今后就由出家师父多引导,这样护生的人就会很多。这个护生的功德是很殊胜的,和放生的功德是一样的。放生是今天的行为,护生是长久的行为。应该互相弥补,这样的话就好了。
    比如现在我们承包一条河,这河里不让打捞,你不让打捞就是放生。不是说你放众生到河里就是放生——你护持这一个地方没人捕捞,那不就是放吗?何必在河里打下来以后,我们再去放呢?这样就更好。多么希望政府出一个政策,说:“中国人哪,都得吃素,都不许杀生。”这个国家肯定是非常殊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吃素放生应称赞

    下一个纸条:吃素与放生有什么不同?
    吃素和放生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吃素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看着是很容易,实际上是不容易的。有的人说:“你看放生我能放一点,但肉我还要吃。”也有这样的;有的人是:“我能吃素,但是我不喜欢去放生。”这两个行为我们都称赞,能做到哪个,我们就称赞哪个。能吃素我们称赞吃素的,能放生我们称赞放生的。如果两个都能做到,那我们就应该给予奖励,是不是?给予奖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放生对生活、事业、工作、学习的好处

    下一个纸条:放生对我们的生活、事业、工作、学习有什么好处?
    这个放生啊,它一个是使心里能生起慈悲。什么是慈悲呢?就是说中医讲的那种正气。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正气,有了正念,就会有正行,所以说我们的生活就会愉快,从心里愉快。我们很多居士进行放生,今天放生了,晚上睡觉你做梦都是非常甜蜜的,非常愉快的,甚至多少天你都会记住这个事情。甚至我们往生的时候,能想到我曾经有过放生行为。
    对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如意是由我们心情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放生,心量宽了而且没有分别了,对众生又生起了慈悲,那在我们周围生活的人他同样也会感受到。而且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了。对众生都能慈悲,何况对这些人,能不慈悲吗,是不是?慈悲这个问题吧,有的人偏注重于(畜生道的)众生,有的偏重于人,这都不应该,应该平等地看待,这就好了。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也是九五年行脚的事情,走到那个盘锦东郭镇那块儿,晚上下雨,没有休息的地方,后来看到一个饭店旁边有一个民房,民房窗台那块儿有块空地,能把包放下歇一会儿,和那个师父就放下了。因为那个路面全是水,连放包的地方都没有。这时候旁边的狗就咬,(编者注:狗咬,方言,指狗叫)后来出来一个老人,问我:“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告诉他:“行脚,从五台山出来往辽宁走。”他说:“你吃没吃饭哪?”我们说:“不吃饭,一天一顿饭。”大家谈得挺好。
    对面那个狗就开始咬,也是他们家的狗,一个劲咬。我们原先的想法,多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就走。后来这个女主人就出来了,女主人说:“你们赶紧走,你看看,你再呆着,我们这狗的嗓子就喊坏了。”(众人笑)后来我说:“你对狗这么慈悲,你怎么对人不慈悲呢?”她说:“对啊!我怎么对人不慈悲,对狗怎么慈悲呢?”她自己就问自己了。讲这个例子,就是说她偏倒一方面了,以自己的爱好来决定的慈悲,这都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无缘大慈,两边都慈悲就完事了。这女的还很善良,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她在后面还叨咕呢:“我怎么对人不慈悲呢?”(众人大笑)
    放生会给我们带来正念,在生活中我们就不会埋怨谁:谁对我有利和没利,谁对我如何如何,亲疏远近等等的计较。他就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慈悲。对事业就会专心,他就不会挑挑拣拣。那么看到众生的苦,他也考虑到自己的苦,思惟能得到人身不容易,而珍惜生活,珍惜事业。因为这个慈悲本身它就是智慧的源泉,有了慈悲他就会开智慧,学习、工作他就会和别人不一样,这个非常好。所以说佛法有无尽的宝藏,放生和念佛一样。
    最近学生都在考大学,很多的已经考完了。头两天我也思惟一件事情,过去在盖县茅蓬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老师,他在一所小学,上面领导要抽查,抽查要考试。这个老师啊,他母亲信佛,他也信佛,这母子俩都是老师。当时也没有准备,这个老师就告诉同学说:“明天就考试了。你们哪,就念观世音菩萨,就念观世音菩萨!”学生说:“那行啊,反正我们也没复习,老师让我们念观世音菩萨,那我们就念观世音菩萨吧!”(众人笑)
    第二天领导检查,应该是需要进行考试抽查,抽查结果成绩优秀。这个老师当时就跑到寺院,告诉师父们:“真不可思议,我教大家念观世音菩萨,这学习反而上去了。”(众人笑)就是说什么呢?就是说佛法不管是放生、念佛也好,念菩萨圣号也好,都会开智慧的。我们只要是努力,这好处是说不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放生受伤乃至死亡众生 以三皈依种得度因缘

    下一个纸条:放生时有些众生已经损伤,放了也未必能活,这种情况还能不能放?那放还有意义吗?
    放生啊,我们放生不光是解决今生的问题,还要解决来生的问题。因为我们人有寿禄,寿禄到的时候,我们知道学佛人要助念,要往生西方,其它众生也存在这种机会。临终的时候,病苦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助念或是一种开示,比如说如果它已经损伤了,只要是有口气,甚至已经没气了,不能活了,但它的神识并没有离开,如果我们进行三皈依,或用我们的慈悲心给它放生,它都有可能超生,脱离畜生道或是往生西方,所以说这很有意义。放生不能说看到活了就是放生,我们更主要一点要为众生讲佛法,要进行开示,不光是要念佛,还要讲戒律。现在我们缺乏的一条就是诵戒,放生的时候都念佛号。比如人往生的时候也念佛号,实际上更主要一条应该念菩萨戒,念戒助往生,这个是非常殊胜的,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刚才讲的这些都是放生的问题。我刚才说了,用心灵去关怀众生,就是说你把众生看成是你心里的一部分,也是和众生一体,这就是用心灵去关怀众生。如果你把众生和自己分别开来,那就不是用心灵了,你只是用心,用心你可能是用世间的心,并不是出世的心。我们应该用出世心去观察,因为这个法界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说我们用这个观念去理解放生,这个放生才会更具有佛法的意义,众生才能真正地解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践行放生与持戒  以行动缔造社会和谐

    下一个问题:他第二个问题也写得非常好——“用行动缔造社会的和谐”。
    从“缔造社会和谐”这个行为来讲,不光要用心,还用行为。这个行为也很重要。那什么是使社会和谐的真正的行为呢?就是说,应该在持戒的基础上去搞好放生,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行为,也是发愿。什么是愿?持戒为愿。佛讲戒律就是愿,戒律就是行。所以说,我们在持戒的基础上去搞好社会的和谐,搞好放生。因为这个放生不光是要说,而且要努力去做,不能因为一个微小的问题就不做了。很多的人哪,有时候看到一个蚂蚁受伤了他可能不救护,但要看到一个大的动物他可能救护,这样都是不可以的。我们应该是哪怕就是一个虫子,哪怕针尖大的小虫子也应该救护。这个救护的方法它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现在有时候经常吃绿豆糕,特别是没有塑料袋包装的绿豆糕,你在吃的时候,应该用一杯热水,放一双筷子,把绿豆糕放在筷子上,这个热气一熏,如果这个绿豆糕生了针尖大的小虫子,它马上从底部就爬到上面了,你这个绿豆糕就不能吃了。有时候绿豆糕出厂时间长了它都会有虫子的。应该把这个原则落实在我们的行为上。
另外很多的居士啊,有很多是家庭妇女,需要家庭生活。有个人曾经问过我,她说:“师父,我上市场去买菜,买来的菜有蜜虫,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捡了个大便宜啊,花了一个白菜的钱就买了这么多的众生来放生,这不是好事吗?”最后她明白了:“啊,这是一个好事。”所以我们到市场买菜,发现有虫子的菜,我们应该给它买下来,甚至高价给它买下来进行放生,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还有一些微细的东西。过去我曾经遇到一个蚂蚱,死了。这个蚂蚱可能是一个母亲吧,它身上带了很多的小蚂蚱。小蚂蚱有多大呢,也就是针鼻那么大吧,比针鼻小一点,比针尖稍大一点,你要不仔细看就一个小红点。后来呢,我就对另一个蚂蚱说:“你看看这个蚂蚱死了,带了好几个孩子,你能不能给它抚养过去。” (众人笑)我这试着说。后来就是——我有点想不起来了,可能是我拿着棍啊,把那个小虫子拿起来放到那个蚂蚱身上?那个蚂蚱一动不动地等着这个小蚂蚱——那个小红点跑到它的腿上,然后那个蚂蚱才走。你看众生就这么点它都会有灵性的,所以说我们用行为来救护众生,不一定都是买,在每时每刻都要救护众生。比如说走道遇到蚯蚓在太阳底下晒着,我们要赶紧给它捡到一个湿地方去,去救护,这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另外呢,用行为来创造和谐的社会,这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佛法主要在于行,不在于说。很高的理论如果没有行,它是落实不到心里去的,也落实不到你的种子识里去,所以说行为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随时随地要纠正这些。所以说,一个社会的和谐啊,它不是人类的和谐就叫和谐,应该所有的众生跟大家都一起享受着和平、快乐、幸福,这才叫和谐。不能说我们很幸福、很愉快,而其它众生很苦,这就叫和谐。那种和谐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我们应该让所有的众生,有情的众生都能和我们一起和谐,这才是可以的,像一个大家庭似的这才好。
    过去我闭关的时候,亲藏师——有的认识亲藏师,那时候他给我护关。那天突然烙了两个还是三个小饼,油饼,这么大的小油饼。我正在打楞严七。我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掰一块食物给耗子,我一吃饭的时候,耗子到时间它就来取。那天我就特意掰了一大块,那一块我现在还能想起来,能有这么长,这么宽,我就放在这个旁边。我寻思它来取啊,它看着就能拿走了。那天那耗子就出来了,出来了我寻思它能取走。我紧着在那吃饭,寻思它拿走就完事了。我想它一定很高兴,今天有油饼能挺高兴的,我都高兴,它能不高兴吗?(众人笑)后来我发现那个耗子它没取那块油饼,它直接就奔我那碗里去了。我那碗里有两块这么大的油饼,它叼着一块就跑。(众人笑)那个老鼠不大,叼着油饼还一蹦一蹦地,就把油饼给拽走了。
    当时我就说:“你这贪心也太大了,我都给你掰一块,就够用的了,你怎么拿这么一大块?”说完当时就想:“完了,坏了!它肯定不过来了。”果然,这饼叼走了以后,这个小老鼠离老远再也不过来了。还有往前的冲动,但是后面有个老老鼠啊,估计是叫它,不让它过来,可能是父母之类的。说:“你别过去了,人都生气了你还敢过去?” (众人笑)所以说呢,这个我们应该用行为创造这个和谐,不要光考虑我们,也要考虑其它的众生。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留出一口,要舍给其它饿的众生,这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咱们的僧团也是,很大一部分僧人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从自己口中留出一口喂给众生。应该平时要培养这种慈悲心,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用行为来创造和谐”,这种提法非常正确、非常现实,是我们佛教徒应该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用慈悲拯救世界

    下一个问题:用慈悲来拯救世界。
    这句话太正确了。因为这个世界之所以有灾难,就因为失去了慈悲。因为没有慈悲,这个世界就变成了灾难重重,地也动、山也摇,各种灾难都会来了。所以说人心动鬼神就动,鬼神动整个宇宙就动。我们应该怎么办?用慈悲来拯救,慈悲从我们的心做起,从每个众生的心做起。用什么心来慈悲?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慈悲来拯救世界,只有这种慈悲才能真正地拯救世界。
    当然了,我们刚开始发不出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怎么来发?一个是不断地救护众生,舍命去救护众生;另外一个就是严持戒律,因为戒律是菩提之本,一切的善根都由戒律生起,如果有了戒律,一切善根都会生起,慈悲也得靠戒律来生起,所以说我们居士应该严持五戒、八戒,还可以随学沙弥十戒。用这个戒律来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慈悲。因为只有严持戒律,这个慈悲才会真正生起,它生起来的时候就是菩提,就是无相的慈悲,这种慈悲对拯救世界是很有用的。当然了,我们有时候做不到,先从目前、眼前一点点做起,慢慢往这个方向培养。所以我觉得今天写的这三句话非常有意义,非常好!
下面我再回答一些其它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应常去寺院 亲近三宝

    下一个问题:师父,一个人修行如果没有条件去寺院,懈怠时怎么提起正念?
    这个问题呀,没有条件去寺院这是一种借口。因为我们既然成为一个修行者,进行了三皈,三皈就要常礼僧,到寺院里,不光在家要拜佛、要拜法,还要拜僧。应该常去寺院礼拜,能提起正念,因为三皈依是我们成佛的基础。如果没有三皈依,一切都不能成就的。所以说三皈依必须时时完成,不可一日不完成,不管是吃饭、睡觉、走路或是放生,时时都要完成三皈。所以说,我们不断地完成三皈才能成就佛法。一个人如果没有条件去寺院怎么办?应该创造条件,哪怕走路的时候,看见僧人也要顶礼,这个僧相就会使你提起正念,这是应该的。
    因为佛不住世了,这个法有,僧现在还住世。如果我们在僧住世的时候不去礼拜,就会失去了这个恭敬心。既然僧在世,千里之内都应该去的,只要不超过一千里你都应该努力赶去。这样的话我们的福报和三皈的正念就会提起来。懈怠的时候应该是这样做,不要找理由,应该创造条件,你哪怕一个月去一回也应该去的,这个问题我想不可含糊。有的认为这个寺院不如法,那个寺院不如法,你可以找如法的是不是?这是一个。再一个,出家人就现僧相这一条已经就比我们在家人强多了,所以说我们应该去礼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孤独和寂寞是修行中必经的一个过程

    第二个问题:修行过程中,是否忍受孤独?感到孤独寂寞怎样排解?
    修行中要忍受孤独。本来就是无我,忍受孤独是正确的,不管有人没人,我们这个心应该有一个孤独感。这个孤独就是一种什么呢?就是不攀缘,缘断了,刚开始就会感觉到一种孤独。实际上,孤不孤独呢?他不孤独,因为什么呢?在佛法里没有“孤独”二字。佛讲的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孤独在佛法里不算个什么,是不是?但是修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种孤独,孤独时应该感到高兴,寂寞时应该感到高兴。孤独和寂寞正是走向修行道路的一个过程,应该高兴就好了。如果你去伤感反而是错误的,伤感就会伤到心,就会离开了这个佛法。应该感到高兴——既然感到了孤独,又感到了寂寞,说明你的修行有所进步。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攀缘心。到处攀缘,互相在一起你攀着我,我攀着你,这就感觉到有生活的意义,实际上这就是轮回。如果断掉了攀缘,它必然有这种现象,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专业六爻论坛 手机起卦排盘系统

GMT+8, 2025-2-6 01:01 , Processed in 0.048476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